1.不懂就问,明朝太监王振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2.有个单于叫冒顿,他的名字该怎么读?

3.天寒地冻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

4.大同年俗风情 不是民俗!!!

不懂就问,明朝太监王振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令天令天大同天气_大同天气预报...

王振,男,汉族,明朝蔚州人,今河北蔚县,略通经书,后来又做了教官,但是中举人、考进士这条荣身之路对他而言是太难了些。于是他便自阉入宫。史称王振"狡黠"、是明朝第一代专权太监,王振善于伺察人意。王振入宫后,宣宗皇帝也很喜欢他,便任他为东宫局郎,服侍皇太子也就是后来的英宗皇帝,英宗即位后,掌司礼监,以防备大臣罔上为由,劝皇帝以重典治理。正统七年(1442),太皇太后死 ,王振勾结内外官僚,擅作威福。在京城东造豪华府第,大兴土木;逐杀正直官员。英宗称他为先生,公卿大臣呼他翁父,争相攀附。十四年,瓦剌大举入侵。王振鼓动帝亲征,又邀英宗幸其蔚州宅第,以致耽误行程,行至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被瓦剌兵追至,全军覆没,英宗被俘,王振被杀(见土木之变)。

人物生平

王振是明初蔚州(今河北蔚县);原本是一个落地秀才,略通经书,在一家私塾里教书,后来又做了教官,但是中举人、考进士这条荣身之路对他而言是太难了些被迫无奈于是他便自阉入宫了。他没有什么背景,十年寒窗也没考上功名,心灰意冷。不过也正是因为他来自底层,所以能看到许多人没有看到的事。永乐末年,王振入宫当了太监,史书上没说明是什么原因;史称王振"狡黠"、善于伺察人意,王振入宫后宣宗皇帝也很喜欢他,便任他为东宫局郎,服侍皇太子也就是后来的英宗皇帝。当时宫中也有很多宦官,论奸佞、论狡黠他也未必便是超群的但是能保全自己,如宣宗宠爱太监金英等人,王振并没能夺去金英在宣宗心目中的地位。而他一遇到英宗,便如鱼得到水一样,谁也离不开谁了。

侍奉皇子

宣宗在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病死,英宗即位,次年改元正统。这时,英宗年仅9岁,不能亲自处理国家大事,太皇太后张氏(英宗祖母)垂帘听政。张太后虽然秉政,并不处理国家政务,而是把国家一切政务交给内阁大臣"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处理,这也是明朝的一个好传统,只有明朝没有太后专权外戚乱政的事。英宗即位后,很自然要重用自己喜爱的人,王振便越过原司礼太监金英等人,出任宦官中权力最大的司礼太监。这倒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一朝天子一朝臣,宦官也不例外。

司礼监是明代宫廷里24个宦官衙门中最重要的一个,它总管宫中宦官事务,提督东厂等特务机构,替皇帝掌管内外一切章奏和文件,代传皇帝谕旨等,由于此职事关机要,历来都由皇帝心腹宦官担任。后来,随着"票拟"制度的形成,皇帝最后的裁决意见,要由司礼监秉笔太监用红笔批写在奏章上,称为"批红"。奏章经过"批红"以后,再交内阁撰拟诏谕颁发。宦官掌握了"批红"大权,实际上就成了皇帝的代言人。这些宦官成天在皇帝旁边,善于察言观色以迎合皇帝,又常常利用皇帝深居简出、和外廷官接触少的弱点,欺上瞒下,假传谕旨或歪曲篡改谕旨,以售其奸。英宗把这样一个重要官职交给王振,为他日后擅权开辟了道路。

大权独揽

正统七年,太皇太后张氏病逝,失去了对王振最有控制能力的人。而此时三杨中杨荣在正统五年病死,杨士奇因为儿子而引咎辞职,只有杨溥在朝,而杨溥也老了,心计又没有杨荣多,而杨荣引入内阁的大学士马愉、曹鼐资历太浅,威望不够,王振擅权的一切条件都成熟了。英宗是一个常常发昏的皇帝,他并不是贪求*乐不理朝政,而是过于相信王振,凡是王振说的,他马上就相信,而且认为是最好听、最正确的。而在他后来复位后,他重用大学士李贤,朝政也是井井有条。是一个有时昏、有时明的皇帝。

王振见阻拦自己掌权的所有障碍都已经被自然规律扫除了,当然轻而易举的就尽揽明王朝的政权。他早就看明太祖挂在宫门上那块禁止宦官干预政事的铁牌不顺眼,第一件事就是把这块牌子摘下来。随后又在京城内大兴土木,为自己修建府邸。他还修建智化寺,为自己求福。

土木之变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二月,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领也先遣使2000余人贡马,向明朝政府邀赏,由于宦官王振不肯多给赏赐,并减去马价的五分之四,没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就制造衅端。遂于这年七月,统率各部,分四路大举向内地骚扰。东路,由脱脱不花与兀良哈部攻辽东;西路,派别将进攻甘州(甘肃张掖);中路为进攻的重点,又分为两支,一支由阿剌知院所统率,直攻宣府围赤城,另一支由也先亲率进攻大同。也先进攻大同的一路。"

瓦剌是蒙古中的一部。元朝灭亡以后,一部分蒙古族退回蒙古草原和东北等地。后经朱元璋派兵数次打击,内部发生混乱,逐步分裂为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三部分。在明朝初期,三部分别臣服于明朝,每年都要向明朝献马朝贡。

永乐以后,在蒙古三部之中,瓦剌部日益强大,宣德时,瓦剌逐步控制了鞑靼,正统初年,又征服了兀良哈,统一了蒙古三部。瓦剌统一蒙古以后,对明朝不断骚扰,成为明朝北方的严重边患。

王振擅权,不但不布置加强北方边防,反而接受瓦剌贿赂,与瓦剌贵族进行走私交易。为了获利,王振让他的死党、镇守大同的宦官郭敬,每年私造大量箭支,送给瓦剌,瓦剌则以良马还赠王振作为报答。为了讨好瓦刺,王振还对其贡使加礼款待,赏赐增厚。瓦剌自从与明朝建立"通贡"关系以来,每年都派出贡使携带着良马等货物到明朝朝贡,明朝政府则根据其朝贡物品的多少,相应地给予回赐。一般情况下,回赐物品的价值要稍稍超过朝贡物品的价值,同时,也要给对方贡使一定赏赐。因此,瓦剌为了获取中原财富,非常愿意到明朝来朝贡。按照原来规定,瓦剌每年到明朝的贡使不得超过50人。后来,瓦剌贪图明朝回赐的欲望越来越大,贡使人数日益增加。到正统初年,瓦剌贡使的人数经常增加到2000余人。王振对瓦刺增加贡使,丝毫不加以限制按数给予赏赐,至使瓦剌的胃口越来越大。

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首领也先竟然派出2500多人的贡使集团,为了多领赏物,又虚报为3000人。瓦剌贡使冒领赏物,原是习以为常的事情,因王振与瓦刺有勾结,接受也先的贿赂,所以,瓦刺贡使冒领赏物,他都装作不知道。这次,王振却一反常态,叫礼部按实际人数发给赏赐,又轻率地将瓦剌贡马削价五分之四,仅付给瓦剌索求诸物的五分之一。瓦剌贡使没有得到满足,愤怒而归,并添油加醋地向也先作了汇报。也先于是以明朝减少赏赐为借口,兵分4路,大举攻明,并亲率一支大军进攻大同。

瓦剌军来势凶猛,迅速向南推进。明朝守卫西北的将士,几次交战失利,急忙向京师请兵救援。根本不懂军事的王振,对瓦剌的军事进攻没有足够的认识,以为让英宗亲征,就能把瓦刺兵吓跑。所以,他为了侥幸取胜,冒滥边功,便在明朝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怂恿英宗亲征,让英宗效仿宋真宗亲征的榜样,以便青史留下美名。英宗平日里对王振言听计从,同时也幻想着像其曾祖父成祖那样数入漠北建立赫赫军功,所以这次听了王振的话,也认为亲征是他大显身手的好机会,便不与大臣们商议,做出亲征的决定,并宣布两天后立即出发。

英宗下诏旨后,兵部尚书邝野和侍郎于谦,力言明军准备不够,皇帝不宜轻率亲征。吏部尚书王直亦率群臣上疏说:"如今秋暑末退,天气炎热,旱气末回,青草不丰,水泉犹塞,士马之用不甚充足。况且车驾既行,四方若有急奏,哪能尽快抵达。其他不测之祸,难保必无。万望皇帝取消亲征之令,另行选将前往征讨。"可英宗听信了王振的话,对众大臣的谏阻,一句也听不进去,非要亲征不可。

王振和英宗在两天之内凑合了20万大军,号称50万,胡乱配些粮草和武器,就匆匆出发了。当时,与英宗和王振同行的还有英国公张辅、兵部尚书邝野、户部尚书王佐及内阁大学士曹鼐、张益等100多名文武官员,但英宗不让他们参预军政事务,把一切军政大权都交给王振一人专断。此次出征,准备仓促,组织不当,大军出发不久,军内自相惊乱,未到大同,军中已经乏粮。不断有人死亡,僵尸铺满了道路。再加上连日风雨,人情汹汹,还未到达前线,军心已经不稳。一些随驾官员,见到此种情景,再次请求英宗回军。王振一听,大为恼怒,为了杀一做儆百,特罚谏阻最力的兵部尚书邝野和户部尚书王佐跪于草地之中,直到天黑才准起来。后来,王振的同党彭德清以天象谏阻,王振也不听,仍然逼着大家继续前进。

也先听说英宗御驾亲征,佯装退却,引诱明军进入大同及其以北地区。 8月1日,王振和英宗顺利进入大同,他们看到瓦剌军队北撤,以为瓦剌害怕英宗亲征,坚持继续北进。邝野等人深感途中未见瓦刺一兵一卒,未损一矢,并不是什么好兆头,恐怕瓦刺兵有诡计。因此,他再次上章请求回军,提醒王振不要中瓦刺埋伏。王振仍然不听。第二天,王振的同党、镇守大同的宦官郭敬把前几天前线惨败的情况密告王振,并说,如果继续北进,"正中瓦剌之计"。王振听了郭敬的话,才害怕起来,急忙传令,第二天撤出大同。

最初,王振想从紫荆关(今河北易县西北)退兵,以便途经他的家乡蔚州,让英宗驾幸他的府第,向家乡父老显示自己的威风。于是。王振下令取道紫荆关回京。王振未与瓦剌接战,即仓惶退兵,军纪更加混乱。走了40里以后,王振忽然想起,大队人马经过蔚州,一定会损坏他家乡的田园庄稼,于是,又改变主意,火速传令改道东行,向宣府(今河北宣化)方向行进。这时,瓦剌已知明军不战而逃,急忙整军来追,形势十分紧张。大同参将郭登和大学士曹鼐等向王振建议说:"自此趋紫荆关,只有40里,大人应该从紫荆关回京,不应再取道宣府,以免被瓦剌大军追及"。王振不听,一意孤行,坚持折向宣府。

明军迂回奔走,8月10日才退到宣府。这时,瓦剌大军已经追袭而来。英宗急忙派恭顺伯吴克忠、都督吴克勤率兵断后,以掩护英宗撤退。结果,他们都战死沙场。英宗又派成国公朱勇等率骑三万前去阻击,朱勇等冒险进军至鹞儿岭,陷入瓦剌重围,虽然英勇奋战,但寡不敌众,3万军队全部覆没。

王振在朱勇率军阻击瓦刺之时,加紧撤退。13日,退到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南)。这里离怀来城仅20里,随行的文武官员都主张进入怀来城宿营。可王振以为1000余辆辎重军车没能到达,害怕自己搜刮来的东西受损失,便不顾英宗和数十万军队的安全,传令在土木堡宿营。邝野一再上章要求英宗先行驰入居庸关,以保证安全,同时组织精锐部队断后拒敌。王振皆置之不理。没有办法,邝野单身闯入英宗行殿,请求英宗速行。王振见状,怒不可遏,骂道:"你这个腐儒,怎么会知道用兵之事,再胡说八道,必死无疑!"即刻命令武土 强行把邝野拖了出去。

第二天,英宗想继续行进,但为时已晚,瓦刺军队已经包围了土木堡。土木堡地势较高,旁无泉水,南面15里处有条河流,也被瓦刺军队占领。明朝数十万军队被围两天,取不到水喝,渴得嗓子直冒烟。没有办法,王振只好让士兵就地挖井,可挖了二丈多深,也不见一个水滴。士兵们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怨声载道,骂不绝口,军心进一步涣散了。

包围土木堡的瓦刺军知道明军找不到水喝,饥渴难忍,便准备把他们引出堡垒,一举歼灭。15日,也先派遣使者到明军处假装与王振谈和,以麻痹明军。王振见也先派人来谈判,喜出望外,便不辨真假,满口答应,并通过英宗让曹鼐起草诏书,派两人去也先军营谈判具体议和事宜。

也先为了迷惑明军,假装撤退,故意将土木堡南面河水让出,暗地里则作好埋伏,只等明军争水大乱之机,出兵全歼。王振看到瓦刺军向后撤退,以为瓦刺军真的要议和,遂不加分析,轻易地下令移营就水。饥渴难忍的军士得令后,一哄而起,纷纷奔向河边,正在明军争相乱跑之机,瓦刺伏兵四起,明军溃败。英宗突围无望,索性跳下马来,面向南方,盘膝而坐,等待就缚。不一会儿,瓦刺兵冲上来,一个士兵上前要剥取英宗的衣甲,一看他的衣甲与众不同,心知不是一般人物,便推拥着他去见也先之弟赛刊王。赛刊王在盘问英宗时,英宗反问道:"你是谁?是也先,还是伯颜帖木儿,或者是赛刊王。"赛刊王感到英宗说话的口气很大,立即报告也先,也先派遣留在瓦刺军中的明朝使者去辨认,才知道他就是英宗。

英宗被俘,英宗的护卫将军樊忠万分愤怒,抡起铁锤对准王振的脑袋,狠狠地砸了下去。王振这个祸国殃民的恶宦,终于落得个罪有应得的可耻下场。

土木堡之变,英宗被俘,20万军队被击溃,从征的100多名文臣武将几乎全部战死沙场。消息传到北京,百官在殿廷上号啕大哭。后来,皇太后忍住眼泪,命令英宗的弟弟郕王朱祁钰监国。都御使陈鉴面奏郕王,历数王振之罪,他们满怀悲愤地说:"王振罪不容诛,死有余辜。殿下如不即正典刑灭其家族,臣等今日皆死在这里。"说罢,跪地不起。这时,王振的死党马顺还为王振遮护,喝逐群臣。给事中王竑见马顺还在装腔作势,怒不可遏,上前一把抓住马顺,拳打脚踢,当场结果了他的性命。愤怒的人们又当场打死了王振的另外两个死党宦官毛贵和王长随。接着,朱祁钰下令杀死王振的侄子王山并族诛王振之党,把马顺的尸首拖到街头示众,王振家族不分老少一律处斩,并籍没王振家产。

后来英宗认为王振毕竟是为国殉死,其精神不死。就在重新登基的这年(1457年)10月,在北京城禄米仓胡同的智化寺为王振立了一个彩色泥像,还树了一块碑为他立了传。智化寺的香火非常旺盛,朝廷对它也很重视,明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整修过一次,清朝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还增修了一座极乐殿。智化寺今仍存在于原址,其中保存下来的一些神像的服装样式具有明朝的风格。

有个单于叫冒顿,他的名字该怎么读?

冒顿[mò dú]单于(前234年-前174年),挛鞮氏,冒顿于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杀父而自立。他首次统一了北方草原,建立起庞大强盛的匈奴帝国,是匈奴族中雄才大略的军事家、军事统帅。

人物成就

冒顿复兴匈奴,东灭东胡,西逐月氏,南吞楼烦,征服了北方的浑庚、屈射、丁零、鬲昆、薪犁诸国。又收纳韩王信投降,在白登一度围困刘邦,多次骚扰汉朝逼迫西汉和亲。

扩展资料

鸣镝弑父

冒顿原为其父头曼单于的太子,后来头曼单于所爱的阏氏生了个小儿子,头曼单于就想杀冒顿而立小儿子为太子,于是便派冒顿到月氏去当人质。冒顿刚到月氏,头曼马上急攻月氏,月氏欲杀冒顿,冒顿偷了月氏的良马,骑着它逃回匈奴。头曼单于认为他勇猛,就命令他统领一万骑兵。

冒顿就制造了一种响箭,训练他的部下骑马射箭的本领,下令说:“凡是我的响箭所射的目标,如果谁不跟着我全力去射击它,就斩首。”首先射猎鸟兽,有人不射响箭所射的目标,冒顿就把他们杀了。

不久,冒顿以响箭射击自己的爱马,左右之人有不敢射击的,冒顿立即杀了他们。过了些日子,冒顿又用响箭射击自己的心爱的妻子,左右之人有感到恐惧的,不敢射击,冒顿又把他们杀了。过些日子,冒顿出去打猎,用响箭射击单于的马,左右之人都跟着射。于是冒顿知道他左右的人都是可以用的人。

然后他跟随父亲头曼单于去打猎,用响箭射击头曼单于的头,他左右的人也都跟着把箭射向头曼单于,头曼当场身亡。

之后冒顿又把他的后母及弟弟还有不服从他的大臣全部杀死。自立为单于。

百度百科—冒顿单于

天寒地冻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

词目

天寒地冻

发音

tiān hán dì dòng

释义

形容天气极为寒冷。

近义词

滴水成冰

引用

《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 ...数里,忽然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银妆。张飞曰:“ 天寒地冻 ,尚不用兵,岂宜远见无益之人乎!不如回新野以避风雪。”... 《水浒传》第六十四回 托塔天王梦中显圣 浪里白条水上报冤 ...中;宋江备述前梦。吴用道:“既是天王显圣,不可不信其有。目今 天寒地冻 ,军马亦难久住,正宜权且回山,守待冬尽春初,雪消冰解,... 《残唐五代史演义》第八回 晋王起兵入中原 ...宴,酒至半酣,敬思避席言曰:“大王几时动兵?”晋王曰:“目今 天寒地冻 ,草木已枯,人马难行,待等来春天气融和,草青沙暖,才好... 《隋唐两朝志传》第一○○回 李太白立扫番书 ...即令侍臣将书与李白视之,白当殿开读书曰:朕思契丹,国居边夷, 天寒地冻 之乡,万物希生之地。近闻中华礼乐之邦,冬暖夏凉,春花秋... 《隋唐两朝志传》第一一九回 韩文公上佛骨表 ...乎?”须臾,呼至面前,愈以前言问之,樵夫曰:“汝是甚人?如此 天寒地冻 ,在此何事?”愈曰:“吾是朝中一臣,谪贬潮阳,到此山中... 《彭公案》第六十六回 彭巡抚入都召见 奉圣旨查办大同 ...京都

即把任内所办之事交代清楚

收拾行李起身。正值冬月初旬

天寒地冻

头一站住金铃口。次日过黄河

严寒天气

滴水成冰

寒风... 《元史》卷六十四·志第十六·河渠一 ...修治。后真定路言:“闰九月五日为始兴工间,据赵州临城诸县申, 天寒地冻 ,难于用工,候春暖开辟便,已于十月七日放散人民。”部议... 《新元史》卷五十四·志第二十一 ...路差募,如侵碍民田,官酬其直。”后真定路又言:“闰九月以后, 天寒地冻 ,难于兴工,宜俟来春开浚。”奏上,诏如所请。 ... 《素问》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有宿度,地有经水,人有经脉。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 天寒地冻 ,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卒风暴起,则经水波... 《黄帝内经》第二十七篇 离合真邪论 ...相影响,可以比类而论的。  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 天寒地冻 ,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卒风暴起,则经水波... 《三宝太监下西洋记》第九十二回 国师勘透阎罗书 国师超度魍魉鬼 ...通禅师是个慈悲方寸,哭得他肝肠都是断的,恰好又是十一月天气, 天寒地冻 ,点水成冰。  “哭到第七日上,阴风四起,大...

大同年俗风情 不是民俗!!!

大同人很重视节日,每一个节日都过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但最讲究最排场的却是过春节,俗称过年。

不管到什么时候,过年的感觉在大同人的心中都是浓浓的,也是任何洋节日绝对不能替代的。这根本原因就在于年节本身所表现出的充分民俗化以及由此给民众带来的一种亲和力。

进入腊月,年的味道便一天比一天浓了起来。有一首儿歌是这样说的:“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可见从过腊八开始,人们就已经开始忙活着过年了。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西天,据说为了不让灶王爷向玉皇大帝禀告人间的过失,粘住灶王爷的嘴,这一天,家家户户要吃麻糖;又因这一天是灶王爷的生日,家家户户都要把房舍认真清扫一遍,就是高处的椽头屋顶也要用根木杆绑个扫帚把角角落落扫个干净。俗话云:“有钱没钱,剃头过年”,说明春节前准备项目很多,而卫生却是头等重要的。

到二十三这天,年的第一道大幕就拉开了。过年,穷家富家都得过,虽各有各的过法,但祥和乐观是年的统一要求。尽管日月苦涩,尽管貌合神离,尽管债台高筑,咬紧牙关把一切的一切全吞咽下去,也得像个过年的样子。或许明年会交个好运。

有两辈人以上的家庭过年更是不能马虎的。“能穷一年不穷一天!”,是大同人过年的说法,也是背着沉重岁月的百姓们跋涉完三百六十五天长途后最后一次冲刺。为了父母,为了儿女,为了自己,就是扯“二尺红头绳”也算过年。?

过年的社会化全民化,是对每一个家庭全方位的检阅。这种检阅体现在每一个家庭都潜在着一种强烈的争胜意识,它的载体多表现在新年的服饰上。新年的新感觉就是新衣,新衣的体现在每一个人身上,特别是无忧无虑的孩子们。过去做衣服是做母亲的过年的头等大事,所以每一个母亲做新衣都非常用心。现在人们生活富裕了,大部分人家的衣服都到商店里去买,所以做母亲的就不用为做新衣操心了,但潜意识的竞争依然存在。当然,最富有的人家买的衣服也最高档。

大年三十是年末的最后一天,遇到腊月是二十九天,这二十九也叫三十。稍有点身份的人则加两个字,岁岁平安就成了大年三十。人们常说的“月穷岁尽”,指的就是这一天,它是新年的前夕,也是除旧迎新的重要时间界点。人们的一切活动都围绕这一主题展开。

在大同的风俗里,大年三十是个实实在在不容忽视的年关。它规定着天,规定着地,规定着神,也规定着大同人的男男女女。患病在床者过不了三十,人生就走到尽头,过了这天也许还会走好一段路程。在外逃帐的穷汉子熬到三十就可以放心地回家了。和丈夫闹别扭长期住在娘家的媳妇,是死是活、再苦再难三十下午也得赶回婆家。大同这地方没有出嫁的女子在娘家过三十的道理。在外打工、干事的男人,不管隔山隔水也要赶三十回到家里。要不,一家老小就像丢了魂,特别是年轻媳妇总是往坏处想,哭鼻子掉眼泪的年关难过。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嘛!有人说,飘泊在外的人,思乡的情绪似绵长柔韧的风筝线,而游子是线上的风筝,故乡的老屋恰如收线的摇柄,至爱亲情的渴望是回归的动力,无论是业有所成荣归故里者,还是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总是在年关时收线返航。纵使一涨再涨的车船票,也丝毫消减不了游子那份盼归的热忱。

过年,是专指过正月初一。大同的传统却重视过三十。除夕的年夜饭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顿,菜肴中必备丸子一盘,以为完完全全、团团圆圆的象征,不仅家人欢聚共宴,而且还要填上“亡树”,将祖先请回来过年。鬼魅逐出,天神送走,祖先请回,这是大同人伦理情感的充分体现。

年三十的守岁最能品尝祥和、团聚的味道。晚上,一家老小几世同堂挤在长辈的房子里。分门另户的儿子、在外掌权的官人、经商发财的富贵,在这天晚上都回归到小字辈的份上,恭恭敬敬、亲亲热热地坐在白发苍苍的父母身边,享受天伦之乐的温馨。年老的父母忘不了年老的守岁习俗。待一家老小都围拢到身边,他们便拿出早已准备的柿饼给每人一个,叫全家人吃忍柿。其旨是要大小人必须谦让忍事。这是长辈们从先祖手里继承的,也是作长辈的天职。吃罢甜甜的柿饼后,便磕瓜子,剥花生,捣核桃,名曰“剥穷皮”。这吃中间,屋子里就慢慢活跃起来。大家谈家事也谈国事,说邻里亲戚也说天南海北,叙往日创业艰辛也叙来年收成。尽管每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可没有一个人会说出不愉快的话。大家都希望今晚过得好。于是,小小的房子被挤得热乎乎的。传宗接代的儿孙们围坐在热炕上边抽烟过大年边喝茶边谈着那古老而熟悉的家史,虽多是去年守岁谈过的,但今年还是要重复的,继继续续的闲聊,气氛极为缠绵;平平淡淡的家常话,意味却是少有的深长。人们有意无意地磨蹭着,想把年尽的团圆之夜拉长些。父母爱,手足情,在一年的忙碌与淡泊中,在除夕这个夜晚升华至最光采的巅峰。等到了五更天,人们便开始接神。此刻的气氛更加动人心魄。那经久不息、撼人心脾的鞭炮声,如春风挟裹着春雷,令人感到有一股鲜活的生命力在涌动。

大同乡下过年这一天的开门很有意味。清晨,做长辈的快速而有力地拉开门闩,并且还要不停地念叨说:“开门大发财,元宝滚滚来。”同时家人一涌而出。旧年紧闭的大门刷地被打开,这一关一开之间,大同人将自己的时间观念表现得淋漓尽致。

春节这一天的拜年过程更是轰轰烈烈。晚辈给长辈拜,朋友之间互拜,家家户户门庭若市,来来往往的人络绎不绝。就是街上碰见,也要互道一声“过节好”。那客气的样儿,就好像刚刚认识似的,纷纷问好,就好像昨天不太好。另外这一天,小孩子不小心打了东西是不会挨骂的,家长好像还会用鼓励的口气对他们说:“没关系,没关系,岁岁(碎碎)平安。”那神情,让小孩子听了觉得是不是应该再打一个。

大同人过年并非指的春节这一天,而是要“过”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才算作罢。初一迎喜神,初二是祭财神。这一天,大同人家家户户都要吃馄饨,因为馄饨形似元宝,吃馄饨就是招财进宝,取个吉利,所以馄饨汤又叫“元宝汤”,取财源如汤水滚滚而来的意思。这一天还是出嫁女子回娘家的日子。在这一天,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女婿和孩子们,带着糖果礼物回到娘家。娘家人也是热热闹闹地等着女儿们回来,备好酒菜招待女婿、外孙子、外孙女。不过,女儿们一般是在娘家吃中午饭,在晚饭前就要赶回到婆家了。正月初三是老鼠娶新娘的日子。这一天,人们都尽量早早熄灯睡觉,有人还为了讨好老鼠,天黑之前在地上撒上盐、米等,表示庆贺耗子的佳期。

初五俗称“破五”,人们要倒穷土。据讲究,从初一到初四,垃圾是不能随便倒的,以免倒掉财气,但是初五这一天的垃圾被人们视为“穷土”,当然要“送穷出门”。初八俗称“八仙”,人们要上城墙庙宇“游百病”。之后,最热闹的便是元宵节。届时,锣鼓喧天,秧歌队、高跷、狮子、龙灯、旱船、车灯一起涌向街头院落,场面宏大,气氛热烈。

农历腊月初八,俗称“腊八”,是由印度传进的一个节日。是日天不亮,大同人都要吃香甜可口的红稠粥,一家人团团围坐,吃得暖意融融。而华严寺等佛教寺院则更是煮粥供佛,热热闹闹的,扫去了以往的宁静。

供腊八人儿是孩子们自己的活动。传说腊八人儿是佛祖指派在人间给孩子们送欢乐送温暖的。孩子们看见了腊八人儿,心里就会立刻感到暖融融的,没有了寒意。腊八人儿其实也就是一块冰,一般在初七这一天塑。初七这一天,当大人把冰刨回来后,孩子们从中挑一块大的立在院中,呼之为腊八人儿。第二天凌晨吃粥前,天真烂漫的孩子们先供奉腊八人儿,然后自己吃,吃完了粥,等太阳出来,他们剩下的节目,就是看腊八人儿怎么慢慢地融化,最后只剩下一堆儿红粥。当然,遇到天气太冷时,腊八人儿也不是一两天就能融化得了的,就不定十天半月也不能融化,孩子也就,并随时告诉大人融化了多少。其中的乐趣,自然只有他们最清楚了。

腊月二十三早晨,大同人家家户户都要吃麻糖。这种用糯米做的糖黏性极大,吃在嘴里,上下牙粘在一块张不开。人们这一天吃上麻糖,再给灶王爷供上麻糖,就等于灶王爷也吃了麻糖。等他上天灶神见了玉帝干着急说不出话来也只好罢了。另一种说法是:灶王爷吃了麻糖上天,玉帝看他们吃着糖,知道今年民间风调雨顺,生活不错,他老人家就不再为民担忧了。还有一种说法是:灶王爷对这家人家一年来的所做所为看在眼里,记在心头,本来想给玉帝如实汇报,可人常说,吃了人的嘴软,拿了人的手短,自己吃了麻糖,怎好意思再说人的坏事,只好拣好听的说,玉帝听了龙颜大悦,顺便说几句鼓励的话。所以灶王爷像两边总有这样的对联:“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鉴于此,一些平时安分守己、勤俭持家的顺民到这一天也给灶王爷吃麻糖。这一习俗把灶王爷惯坏了,你没有做坏事,如不给他吃,他也可以给你说坏话,使你不得安宁。除此之外,大同人这一天祭罢灶王爷,还要取下灶王爷的神像,在他的嘴上抹一层厚厚的麻糖浆,希望用这种“甜蜜的封条”粘住灶王爷的嘴。因而祭灶节的前一天,小摊小贩们走街窜巷卖麻糖的特别多。

转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