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6℃!新疆阿勒泰有多冷?当地人:遭遇风吹雪门口积雪超1米

2.哈大高铁的检测频次为何非常高?

3.拉尼娜已成定局,60年来最冷冬天会到来吗?对我国有何影响?

4.世界首个极寒露天煤矿5G+无人驾驶项目进入示范运行

5.川藏北线上的一个梗!雀儿山隧道的修建,特难·难在哪里?

-48.6℃!新疆阿勒泰有多冷?当地人:遭遇风吹雪门口积雪超1米

极寒天气应急防范措施_极寒天气工程安全管理

据新华社消息,新疆阿勒泰市人民政府28日深夜发布通报称,11月20日以来,当地遭受近10年以来最强区域性寒潮天气,出现大风、暴雪、降温等极端天气过程。29日,上游新闻记者采访了解到,截至11月28日8时,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吐尔洪乡最低气温已降至-48.6℃,在当地生活了50多年的居民介绍,差不多20年没遇到这样的极端天气了。

29日上午,上游新闻记者采访到在阿勒泰富蕴县生活了40多年的朱先生。“前两天下雪,遇到极寒天气,尤其是靠近山区的地方,雪下得特别大,最深的地方积雪厚度有1米多。”朱先生介绍,当地很多地方下雪同时会刮大风,也就是风吹雪,一些牧民养的羊如果没有来得及回家或者转场,在户外很容易被冻死。他还表示,对于在当地生活的居民来讲,大家都已经习惯了寒冷天气,也都会提前通过天气预报来了解天气状况,出行的话,大家也会裹上厚厚的衣服、皮靴等,不建议晚上长时间待在户外。

当地牧民将牛羊进行转场。来源:阿勒泰零距离

据新疆气象台消息,截至11月28日8时,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吐尔洪乡的最低气温已降至-48.6℃。另据富蕴县融媒体中心消息,11月24日至26日,阿勒泰地区富蕴县远冬牧场一带遭遇风吹雪、大幅降温等极端天气,部分区域风力达9级、降雪深度超1米,吐尔洪等乡镇远冬牧场气温骤降至零下40余摄氏度。极端天气已造成富蕴县部分乡远冬牧场路段受阻、牲畜冻伤、人员被困等情况。

“太冷了,前两天零下30多度呢!”在阿勒泰阿拉哈克镇经营商店的村民孙先生介绍,家门口的积雪在1米以上,从房门外往外推雪,清扫了几天,好不容易才清扫出一条小路。“我在当地生活了50多年,差不多20年没遇到这样的天气了。我们还可以承受,外地人来我们这根本适应不了这里的气候。”这位村民表示,为了安全着想,这段时间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他们都尽量待在家里,即使要去户外,也是很短时间,不会长时间待在户外,以免被冻坏。

“现在这边冷得很,零下30多度!”阿勒泰团结路街道一位居民也向记者讲述称,市区的积雪也在几十公分左右。

上游新闻记者朱婷

延伸阅读

罕见暴风雪袭击新疆阿勒泰,有牧民失联牛羊受灾,当地回应

寒冷,是这场席卷新疆北疆大部分地区寒潮天气给大家带来最直观的感受。具体冷到啥程度?据新疆气象台,截至11月28日8时,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吐尔洪乡的最低气温已降至-48.6℃。

据富蕴县融媒体中心消息,11月24日至26日,阿勒泰地区富蕴县远冬牧场一带遭遇风吹雪、大幅降温等十年一遇极端天气,部分区域风力达9级、降雪深度超1米,吐尔洪等乡镇远冬牧场气温骤降至零下40余摄氏度。极端天气已造成富蕴县部分乡远冬牧场路段受阻、牲畜冻伤、人员被困等情况。

罕见暴风雪袭击新疆阿勒泰来源:阿勒泰零距离

极速降温下的北疆

据天目新闻报道,生活在阿勒泰地区的蒲先生告诉记者:“最近连日大雪,雪积了好厚,晚上还伴有大风,真的是非常冷。”

从11月25日起,新疆气象台连续三天发布寒潮预警,26日更是发出2008年以来新疆首个寒潮红色预警。以阿勒泰地区为例,记者查询其过去一个月的气温走势,自11月22日开始,天气从0度左右,直接下降到零下20多度,气温变化异常迅速。

罕见暴风雪袭击新疆阿勒泰来源:阿勒泰零距离

新疆气象局预计,强降温、大风、大雪对牧业生产和牲畜转场有不利影响,建议各牧区加强牧区道路安全管理,提前做好牲畜防寒保暖及补饲工作。

老家在伊犁州的张女士告诉记者,往年一般在这个时候或者更早,牧民就要进行牛羊的转场,从夏牧场转到冬牧场,让自家养的牛羊有草料可以吃。但是这种突然的暴雪天气,让很多转场的牧民困在路上,甚至出现失联的情况。

所谓“转场”,是指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转移草场放牧。在新疆广大的草原和高山牧场,由于草场随山地海拔高度不同而具有分带性,牧民们会在不同季节利用不同高度草场的迁徙游牧,随着水草辗转而居。

11月27日,伊犁州检察院阿勒泰分院官方微博“阿勒泰检察”发微博称,阿勒泰地区两级相关部门均派人员力量在寻找被困人员,各单位各部门都在通过不同的形式努力帮助群众解决困难。

有牧民失联牛羊受灾

当地回应:极端天气所致

据界面新闻报道,2022年11月28日,阿勒泰地区行署农业农村局一位人士向记者表示,阿勒泰地区的牧民一年四季都会转场放牧,今年当地寒潮天气严重,受到极端天气影响造成一些牧民牛羊损失。他表示,疫情防控并没有影响牧民转场。目前,各基层农业部门正在统计灾情损失。

阿勒泰地区下辖富蕴县农业农村局一位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近期该县人员和牲畜走失原因主要是暴风雪天气所致,目前所有走失的人员和牲畜已经寻获,均安全无虞。

当地回应牧民失联牛羊受灾来源:富蕴县融媒体中心

据这位负责人介绍,11月26日白天,当地开始刮风,但风力不大,到了晚上风力骤然变大,导致一些羊圈被掀开,羊群走失;还有一部分牲畜是从牧场赶回的途中遭遇大风被吹散。牧民们为了寻找走失的牲畜,导致一些人员失联。当天夜里,县里四套班子和农业农村局等单位已立即行动,组织搜寻。

富蕴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称,由于暴风雪很大,导致一些羊群被大雪覆盖,第二天他们找到后,将羊从雪堆里挖了出来,被人拍下视频,发到群里,辗转流传到网络上,引发关注。他称,发布视频的人并没有参与救援,并不知道当地实际情况。

该负责人还称,在暴风雪天气到来之前,富蕴县已做过气象预报,绝大多数牧民都有准备,受到损失的只是个别牧民。富蕴县现有牧民323户900多人,当晚走失的牧民有8人,现在已经全部找到,人员安全,走失的牲畜也已全部寻获。

当地已出台措施减少牧民受灾损失

11月28日,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发布消息称,受新一轮冷空气影响,连日来,阿勒泰迎来强降雪天气过程,山路积雪对牧民转场是一个极大考验。

自本轮降雪以来,地区相关部门第一时间组织专门人员查看牧区雪情,了解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及时做好极端天气应对工作。截至目前,地区已转牲畜61.45万头,其余24万头牲畜预计12月20日前完成转场;已储备饲草料495.45万吨,储备应急饲草料7.5087万吨,可满足全地区牲畜越冬需求。

据奔流新闻报道,记者了解到,当地政府部门已相继出台了救助政策。富蕴县民政局工作人员说,他们已经针对受灾情况出台了相应的救助政策,只要符合条件都可以申请。阿勒泰市民政局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已经启动发放取暖费和相应生活补贴费,会第一时间发放到位。

据界面新闻报道,近日,阿勒泰地区民政局发布公告,公开阿勒泰地区疫情期间救助条件和救助热线。阿勒泰市民政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地根据最近受影响的群众情况制定了临时性救助政策,目前已经摸排8000-1万人,其中包括30多户受灾的牧民。初步计划对受灾群众一次性最高发放600元生活和1000元取暖救助,群众可通过社区提出申请。此次政策由阿勒泰行署出台,但经费是下辖市县承担,每个县的政策可能略有差异。阿勒泰市已安排了300多万元资金,目前正在编制花名册,准备发放工作。

阿勒泰地区下辖福海县民政局工作人员表示,此次救助政策是临时性的,有困难的群众可以通过村委会或者社区提出申请,经核实后发放,标准为“一人一议”,上限是当地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5倍。据了解,阿勒泰市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是616元。该工作人员表示,民政部门只提供“兜底保障”,如果牛羊因其他原因出现损失,可以通过保险、农业等部门了解救助信息。

哈大高铁的检测频次为何非常高?

据报道,11月26日6时36分,在刚刚泛白的天色中,车次为DJ241的综合检测列车从沈阳动车段沈阳北动车运用所驶出,在寒风中向哈尔滨方向驶去,这趟列车会针对钢轨和接触网状态等几个方面对哈大高铁进行综合检测。这是沈阳局确保哈大高铁绝对安全的有效措施之一。

报道称,专家表示低温极寒天气下,高铁线路等基础设备可能出现一些异常情况,为准确掌握哈大高铁冬季各项技术指标,从每年11月中旬开始,至次年4月中旬,沈阳局每周开行一趟综合检测列车,开行频次和密度是其他高铁线路的两倍。

5年来,综合检测列车累计完成20余万公里线路设备质量检查,开行频次和密度是其他高铁的2倍,相当于绕行地球近5圈,这样的措施为哈大高铁冬季运营上了一把实实在在的“安全锁”,形成了集基础设施、移动装备、综合检测、防灾减灾、应急救援于一体的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健全了系统配套的高铁安全保障体系。

据悉为确保哈大高铁供电设备稳定运行,沈阳局制定完善了15项高铁设备检修规章和7项抢修处置预案,加强对隔离开关、线岔、分段绝缘器等接触网关键部件检调和全线供电设备的平推检查,有效消除了供电设备安全隐患。

为辛勤工作的高铁铁路工人点赞!

拉尼娜已成定局,60年来最冷冬天会到来吗?对我国有何影响?

拉尼娜已成定局这是大实话!自然界的规律人类无法扭转只能默默承受,拉尼娜是啥?通俗的来说就是温度突然异常变冷,前一天你还是短袖衬衫第二天突然降温,你就得穿棉服抵御寒冷了,今年尤为明显,前一段时间阳光明媚短袖短裤,一场秋风过后直接有人穿上了羽绒棉,你能相信吗?这种温度异常偏冷,普通人无法区分,只能看新闻才知道这是拉尼娜现象。那么究竟什么是拉尼娜呢?

什么是拉尼娜?

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是热带太平洋地区自然气候模式的两个相反阶段,这种模式每3-7年来回波动一次,它们合起来被称为ENSO,即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的缩写。热带太平洋的ENSO模式可能处于三种状态之一:厄尔尼诺、中性或拉尼娜。拉尼娜现象:热带太平洋中部和东部的海洋表面变冷,或低于平均海面温度(SST)。在印度尼西亚,降雨量趋于增加,而热带太平洋中部的降雨量则减少。沿着赤道的正常东风变得更加强劲。

拉尼娜卷土重来

澳洲气象局预计未来几个月内形成拉尼娜现象的可能性已增加到70%左右,NOAA则将12月-2月发生拉尼娜的概率从上月的72%调整至87%。

拉尼娜会对全球一半以上地区的气候产生显著影响。一般来说,拉尼娜会导致美国南部地区出现干旱的暖冬。美国北部大部分地区的降雪天气高于平均水平,然后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的冬天会更加的潮湿,降水量的增加可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洪灾。

拉尼娜事件期间,南美洲春季的特点通常是巴西中部雨季推迟,阿根廷和巴西南部降雨量低于正常水平。

对中国来说,拉尼娜现象虽然不是100%的等于冷冬,但从近5年的经验来看,在我国出现拉尼娜现象的时候,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会偏低,像2008年春节的时候,我国南方广大地区就遭受了50年一遇的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

对能源投资的影响

由于拉尼娜会导致北半球出现冷冬,目前已经出现了全球电力供应的问题,国内拉闸限电;国外生产锌、铝等巨头也因为电力供应的原因不得不减产。

我国取暖是以煤炭为主,如果冷冬对煤炭的消耗量还会大增,煤炭供应还存在很大的压力。发哥虽然一直在推动增产,但安监还是从严在管理。另外印尼是中国第一大动力煤进口国,拉尼娜对导致印尼雨水较多,不利于煤炭的开采和运输,对国内的供应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对煤炭是利好。

欧美主要是用天然气取暖,天然气的价格也持续大幅上涨,按照俄罗斯的一贯作风,有可能借机继续拉升天然气价格,从中牟利。天然气价格上涨对国内液化石油气也有推动作用。

对粮食投资的影响

南美巴西和阿根廷等国家是重要的粮食产地,包括大豆、玉米、甘蔗、咖啡等作物。今年已经持续干旱并遭遇低温。如果继续干旱,对农作物产量会有非常大的影响。

国内各种灾害也比较多,虽然数据不错,但可能形式也不容乐观,好在去年开始囤积的巨量的库存。

总体来看,大豆、玉米由于中国生猪的产量在比较高的水平,很难再增加,意味着对大豆、玉米的增量需求有限,除非产量大幅下滑,否则上行空间有限。糖是一个变数,甘蔗持续减产,如果燃料价格持续上涨会导致甘蔗用于生产乙醇的量大增,对应减少糖的产量,明年的某个时候糖的供需可能迎来拐点。

如今的社会急速发展,人类也在急速消耗自然资源,极端天气年年频发,我们只有爱护地球,我们的生存环境才会越来越好,作为一个靠土地和天气吃饭的老农民,我深有体会,希望自然环境越来越好。

世界首个极寒露天煤矿5G+无人驾驶项目进入示范运行

央广网北京9月30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近日,世界首个极寒露天煤矿5G+无人驾驶项目——极寒型复杂气候环境露天煤矿无人驾驶卡车编组安全示范工程,通过国家工业性示范运行安全评审和 科技 成果鉴定,项目进入工业性示范运行,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无人驾驶卡车运行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中心的宝日希勒露天煤矿,总重接近400吨的重型矿车在矿区内穿梭自如,24小时作业不息。

宝日希勒露天煤矿是中国最北端的大型煤矿之一,冬季夜间最低温度甚至可能达到零下50 。使用无人驾驶卡车,既提高了效率又提升了安全生产水平。

无人驾驶卡车与一般卡车相比有何不同?发展无人驾驶卡车这项技术,有哪些好处?复杂气候环境对于无人卡车的运行会带来哪些挑战?未来是否会在更多的矿山推广无人卡车技术?

无人驾驶卡车看起来与一般卡车一样吗?

无人驾驶卡车经由传统矿车升级改造而来,整体的结构与普通卡车没有明显差异,但是无人驾驶卡车在传统卡车的基础上新增了多个配套系统,通过改造使得矿车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首先是网络通讯系统,良好的网络通讯系统是实现无人矿卡与指挥调度中心进行数据传输的保证。第二是应急管理系统,应急管理系统可以实现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和故障处理,保证矿车作业过程中的行车安全。第三是协同作业管理系统。无人运输卡车无法单独完成作业,它需要与推土机、平路机等设备进行协同作业,形成一个完整的露天矿作业生产系统。未来还需要配备一个智能作业管理系统,以帮助人员可以远程调度无人矿卡。

5G为无人驾驶矿卡及其配套设施的顺利运作提供了技术支撑。5G大宽带、高速率、低延时等特点增强了无人矿卡的感知能力,从而提高了矿卡的反应速度。同时,指挥调度室需要对矿卡进行实时监测,实施远程监测将产生较大的视频流,需要使用5G来尽可能减少画面的延迟。

使用无人驾驶卡车有哪些好处?

大雁宝日希勒能源公司宝日希勒露天煤矿副矿长徐煦表示,无人驾驶卡车技术的发展与推动煤矿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政策密切相关,在践行煤矿智能化发展与高质量发展方面,无人驾驶是其中的一个先行示范项目。

无人驾驶可以尽可能消除人工作业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人工驾驶矿车可能存在驾驶员违章驾驶,疲劳驾驶等危险情况,无人矿卡可以避免此方面的安全隐患,从而提高矿场作业的安全系数,减少因驾驶员疏忽而引发的安全问题。

同时,无人驾驶卡车技术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矿下的作业环境较为恶劣,扬尘问题严重,废弃物排放量大,不仅容易造成环境污染,还会对人体 健康 产生不良影响。无人驾驶技术将人力从矿区下解放出来,使人力远离现场恶劣的作业环境,将部分员工从矿场调到调度指挥中心,改善了员工的作业环境,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无人驾驶技术还将缓解煤矿工人紧缺的问题。初期虽然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发展无人驾驶技术,但长期而言,使用无人驾驶矿卡的成本要低于雇佣人力的成本。无人驾驶矿卡只需定期维护就可长时间作业,工作量远大于人力。同时伴随着技术的升级迭代,无人驾驶矿卡的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都会有所降低。

复杂气候对无人矿卡带来哪些挑战?未来会在其他矿区推广该技术吗?

宝日希勒露天煤矿坐落在呼伦贝尔草原莫日格勒河畔旁,是中国最北端的大型露天煤矿之一。该地夏季风景优美,但冬季非常寒冷,冬季的室外温度最低可达零下50摄氏度。极端的气候环境使得无人驾驶矿卡的运作面临挑战。

一方面,极寒条件容易导致道路结冰,如何在冰面上实现无人驾驶的平稳控制和安全运行,是无人驾驶技术应用的挑战之一。另一方面,矿区的冬季多有大雪和大雾天气,在如此气候环境下,如何实现无人驾驶技术的精准感知与反馈,以帮助无人驾驶系统作出合理的决策规划,也是一大挑战。

为了应对宝日希勒露天煤矿的复杂气候环境,无人驾驶矿卡采用耐极低温的元器件,另外在元器件上还加装了保温措施,目前无人驾驶卡车已经通过低温考验。同时无人驾驶卡车还具备雪地模式,通过控制车辆的速度,来确保车辆在湿滑路面上的行驶安全。在提高感知能力方面,矿卡的前后都加装了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感知设备,同时搭载了强大的算法处理能力,帮助矿卡排除了冬季飘雪与夏季沙尘等复杂环境对感知能力的干扰。

宝日希勒露天煤矿无人运输系统在研发初期就以可推广可复制为目的。在这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研究人员已在积极推进无人运输系统在其他矿区的应用。除了宝日希勒露天矿区外,许多其他露天矿区也在研究无人驾驶矿卡运行技术。研究者希望发挥宝日希勒露天煤矿无人运输系统的先行示范作用,进一步推动无人驾驶技术的快速进步,推动无人驾驶技术在其他矿山的有效应用。

徐煦认为,无人驾驶控制系统可能成为矿卡的标配。目前的无人驾驶矿卡还带有驾驶室,而未来随着我国制造能力的不断提高,矿卡也可能不再需要驾驶室,我们将迎来更加智能化的无人驾驶时代。

监制:郭静

川藏北线上的一个梗!雀儿山隧道的修建,特难·难在哪里?

“山鹰飞不过的山峰”——?雀儿山。

它是四川最高的公路垭口,冬天冰雪覆盖,极端气温在零下40℃,雪崩、泥石流、崩塌等自然灾害严重,也常因积雪而交通中断,平均每年有7个月积雪,积雪最深可达3米!

在川藏线上,雀儿山永远是过往司机心头的话题,是川藏北线上的一个梗。

川藏北线,从成都出发,主要承载路段是国道317,历经马尔康、炉霍、甘孜、德格、江达、昌都、类乌齐、丁青、巴青、索县后到达那曲,与国道109汇合以后到达拉萨,这个成为大北线;其中,在炉霍可以走省道到康定新都桥、昌都可以到达邦达,其他路段与国道318重合,这个叫作川藏小北线。

因此,无论怎么走,国道317上的雀儿山,永远是横亘在那里的天堑。你走与不走,山就在那里,不近,不远。

2017年9月26日,雀儿山隧道正式通车,预示着多年来国道317上的这条线路成为了历史。雀儿山,海拔6168米,垭口海拔5050米,曾经是“川藏第一险,川藏第一高”。

中铁一局承建隧道出口段施工任务,合同起讫桩号为K344+500-K349+200,全长4.726公里。要翻过雀儿山从里面向外打。

中建五局承建隧道进口段施工任务,合同起讫桩号为K340+240-K344+500,全长4.231公里,则是从马尼干戈方向朝里面打。

难在哪?

攻克了高海拔地区特长公路隧道建设技术难题,包括冻土、涌水、断层、岩爆、通风供氧等。

甘孜德格境内的雀儿山,地处川藏公路北线317国道,主峰海拔6168米,每年长达8个月被积雪覆盖,山高路险、高寒缺氧,被称作“川藏第一险”。为进一步打通川藏交通大动脉,雀儿山隧道从启动方案论证,到建成通车,历经整整15年。

雀儿山隧道位于317国道(川藏公路北线)甘孜至德格岗托之间,东距成都约900公里,西距西藏地界约150公里,隧道全长7079米,是国道317线重点控制性工程,更是世界罕见的高海拔特长公路隧道。

隧道全长12.995公里,洞口海拔4378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超特长公路隧道。其中,隧道长7.079公里,两端引道长5.916公里;隧道净宽9米,净高5米,双向两车道,采用二级公路标准,设计时速40公里,总投资11.5亿元。2002年启动方案论证和可行性研究,2012年9月开建,2017年9月26日正式通车。

雀儿山隧道的修建不仅克服高寒缺氧、物资人力匮乏等困难,还解决因隧道地区地质条件复杂,而诱发的坍塌、涌水、岩爆等不确定因素造成施工难题。经过5年时间的奋战,先后投入2000多人参与施工,终于建成了这一特难隧道。

山高路险:“冬过雀儿山,如闯鬼门关”

雀儿山主峰海拔6168米,山上一年四季一片荒凉,寒风凛冽。由于高海拔,就连途径雀儿山的乘客都会有高原反应,更别说“驻扎”的施工工人了。

雀儿山却是国道317线从内地进出西藏的主要通道。雀儿山公路最高点处于海拔5050米,一年一半的时间因冰雪封路。路况非常差,一不小心掉进冰窟窿是常有之事,更别说因路滑翻车、车落下悬崖了。按理说,一般情况下一辆班车早上6点出发,589公里的路程下午5点就可以抵达。但这里经常发生突发情况,班车延误至第二天3点才能到达目的地。

所以,雀儿山素有“川藏第一险”之称,当地更是流传着“冬过雀儿山,如闯鬼门关”的说法。

这里最低温度在零下20摄氏度,湿度仅为40%,紫外线强度为平原地区的3—4倍,人工效率达不到平原地区的一半。

洞内外温差可达70度

工人中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风吹石头跑,四季不长草,一步三喘气,夏天穿棉袄”是雀儿山气候的生动写照,极端天气下洞口室外气温可达零下40度,极寒,也是雀儿山隧道施工面对的一大困境。

进入冬季,隧道内因为机械设备做功,温度可达到30多度,与室外形成近70多度温差,可以说是“冰火两重天”。特别是混凝土等,在低温环境无法达到施工标准,存放混凝土的设备下方都偶有类似于“地暖”的设备,保持材料在20度左右。

物资人力匮乏,后勤给养“跟不上”

项目施工中,许多材料需要从900多公里外的成都采购,中途要翻过多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沿途多是施工路段,交通状况极差。恶劣的交通条件,直接带来了物资人力匮乏以及后勤给养输送困难——在最初的日子里,施工人员所需要的生活物资大部分依靠成都输送。后来交通改善了,一部分物资才由德格输送。

施工5年,选线勘探5年——“十年磨一剑”

雀儿山隧道的选线也是一大难题——毕竟海拔定高了,不仅容易被积雪封路,隧道缩短路程的作用会被缩小,适得其反;选低了,又会增加隧道的长度,加大施工难度。

所以,工程师们亲自勘探,翻越雀儿山,采集数据后,设计了2公里、4公里、7公里等多个方案,并在多个预选方案中的进口、出口处,分别建立了气象观测站,用一年的时间观测、记录不同海拔高度四季的气象要素数据,并根据记录推测、模拟极端气候的实况。

最终,设计团队把隧道长度定在7公里,把雀儿山隧道进口处设计在海拔高度4373米的位置,把出口处在海拔4250米的位置。隧道呈现中间高、两边低的形态,这样设计主要是为了防止隧道积水,以及因积水导致隧道结冰。工程师们将隧道口选在了山脊处,利用自然地形,避免山顶雪崩、积雪封住洞口。

虽然雀儿山隧道建设工期5年,但从设计开始,经过项目调研、地质勘探、气象观测、隧道测设等研究足足耗费了10年时间

高原缺氧

前面提到高原反应,雀儿山隧道口平均海拔4200多米,空气中氧气含量相当于平原的58%,而隧道深处氧气含量低于平原的53%。为了提升隧道中的氧气浓度,施工单位采用了设置氧吧、设置供氧管道、在通风管内掺加氧气、随时携带氧气瓶等多种方式。

不过,即便有了上述措施,依旧不够保险,毕竟长期高原作业对于员工的身体影响非常大,最初时候是一年一次休假,但在体检后发现,不少员工血红蛋白严重超标,于是调整为半年一次休假。而且还建设了娱乐室,温泉浴室(隧道出口不远的处有温泉)等附属设施,保障施工人员的身心健康。

机器的高原反应有点“吓人”,甚至会造成黑烟污染

根据经验,海拔每升高1000米,大气压降低10%,内燃机功率损失相对于平原指标下降8%-12%,空气动力设备功效相对于平原指标下降10%-13%。在低气压、低气温的环境下,机械设备往往会遭遇低温启动困难,机械效率仅为平原地区的50—60%左右,油耗有会大幅上升。空气动力设备效率下降到原来的一半,而且机械故障率是平原地区的2-3倍。

机械设备在功率下降的同时,还会因为高原缺氧,造成柴油机进气含氧量不足,柴油在髙压雾化后燃烧不充分,造成大量黑烟污染空气。机器的高原反应更是“吓人”。

对于设备功率下降和柴油燃烧不充分而导致的黑烟污染问题,采取了三种解决方法:

一是在进气空气滤芯处增加设氧管,通过机械自身携带氧气瓶的方式,提高柴油机的进氧量,从而达到提高燃料利用率,减少黑烟排放目的;

二是在机械设备排气管上增加过滤装置,从而达到改良机械设备尾气的目的;

三是添加外加剂,解决燃烧不充分的问题。

塌方、涌水似乎也是隧道修建的“家常便饭”

雀儿山隧道多次穿越破碎带,围岩级别交替变化大——围岩情况较好有花岗岩类,但隧道穿越4条断裂带,属软弱围岩,施工长遇涌水、碎屑物质涌出、坍塌、岩爆等灾害。

如何避免塌方?

为了解决这些施工难题,在开挖高原软弱围岩时,采用上下台阶法和预留核心土法相结合施工,降低对围岩的扰动。为了避免发生塌方事故,严格控制开挖步距,并采取振动爆破和松动爆破,减少对围岩的扰动。

在进行断面开挖的施工时,不仅要保证隧道的净空和结构尺寸符合项目要求,还要将初期支护产生的形变纳入考虑的范围内。对于预留形变量的计算,要考虑诸如围岩级别、断面大小、支护情况等多种因素,根据所处环境的不同而做出合理的调整。

在支护时,通过管棚和超前小导管,对软弱围岩进行锚固;通过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围岩。注浆浆液通常采用纯水泥浆或掺加水玻璃,达到加固围岩的目的。在对软弱围岩进行防护时,选择锁脚锚杆进行加固。锁脚锚杆技术是一种由锚杆、混凝土面和锚板组成的新型的结构物,在进行隧道开挖之前,通过锁脚锚杆的排列,将锚杆打入到拱脚下,利用锚板对软弱围岩进行防护和加固,形成一种复合式结构。锁脚锚杆能够增强岩体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使得锁脚锚杆的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防止因软弱围岩变形或者承载力不足而导致塌方等安全隐患。

怎样解决涌水难题?

雀儿山隧道穿越3个大断层破碎带,在断层破碎带及影响带附近,岩体破碎,裂隙发育,裂隙连通性好,地下水赋存空间较大。而断裂之间的花岗岩,岩体较完整,裂隙连通性差,具有相对隔水性,因此,隧址区是一系列赋水、隔水相间的,受网状断裂控制的水文地质结构。

施工单位采用了泄水+注浆的方式有效解决了涌水的问题。依靠泄水洞和泄水孔、以及抽水机将隧道内的积水排出去,以降低隧道中的地下水位。同时,通过注浆加固减少岩层含水率,减少周围岩石渗透系数,以限制隧道内岩层的渗水量,并最终实现以注浆加固松散岩体堵塞地下水渗流通道,从而达到治理水涌的目的。必须指出的是,由于雀儿山隧道呈现进口和出口低,隧道中间海拔略高的弧形,因而使隧道具有自然排水功能。

隧道通车有多便利?

甘孜州美丽的自然风景对自驾游爱好者来说极具吸引力,但很多人一听说要翻越雀儿山,都放弃了这个计划。

如今,雀儿山隧道打通一条新的川西自驾游黄金通道,缩短里程达20公里,节约行车时间两小时,老司机们只需要10分钟就可穿越雀儿山啦!

隧道有哪些人性化设计?

雀儿山隧道在设计、施工上创造了诸多奇迹。从公路使用来看,也有着颇具底蕴的文化景观设置和诸多人性化设计。

◆进口康巴文化?出口十八军筑路精神

从雀儿山隧道入口到出口,细心的过往者会发现,出入口处都有着独特的景观设计。入口处以“圣洁康巴、多彩德格”为主题,南派藏医、茶马古道、格萨尔王等雕塑矗立隧道入口一旁,青铜质感,手捧哈达的藏胞,载歌载舞欢迎八方来客。

出口处,则以十八军将士打通雀儿山公路为主题,战士们边行军边修路,采用天然石浮雕,与整个山体融为一体,浑然天成。

◆防高反洞口设制氧站

景观之外,隧道还采取了许多人性化和环保的设计。施工过程中的制氧站将保留,在隧道进出口设置制氧站,为隧道施工人员、管理人员以及过往司乘人员、游客提供供氧服务。

隧道内进行了路线的曲线设计,既可防止长时间直线驾驶造成司机的疲劳,又可避免大雪被风直接吹进隧道。

同时,为防地下水结冰,排水沟比路面低了两米多。为不破坏环境,施工时,对植被进行了整体移植,施工完后又重新移回,设计和建设中还特意将洞口两端引道的路基整体抬高,以消化掘洞弃渣。

所获荣誉

2018年雀儿山隧道成为中国首次入围国际隧道协会“年度工程大奖”的公路隧道项目,并最终夺得隧道界“奥斯卡奖”——布鲁内尔奖杯,标志着中国公路隧道勘察设计和施工水平成功跻身世界顶尖行列。

结?语

雀儿山隧道建成之后,不仅避开3处(47000米)雪崩路段,6处(2220米)泥石流路段,还能使冬季积雪厚度大于1.5米的路段减少了约22公里。更关键的是,雀儿山隧道正式通车后,来往车辆只需要10多分钟就可以穿过雀儿山,而不必再绕行长达两个多小时的危险山路,并可以不再像老路那样每年半年时间封路,可以实现全年贯通。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