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气一变就过敏?靠这七穴位舒缓不适

2.头发和脸出油很多是为什么?

3.脸上油光发亮怎么回事

4.关于湿气

5.哪几个特征是湿气重的表现?

6.身体湿气太重,怎样排出湿气毒素

天气一变就过敏?靠这七穴位舒缓不适

天气潮湿脸出油穴位_脸部出油严重是湿气重吗

只要天气一变化,鼻子就哈啾个不停,皮肤更是痒的令人难受,简直比气象预告还灵?恼人的过敏问题不仅困扰著经常在外奔波的大人,就连小孩也深受其害。其实,想要远离过敏症状并非不可能。中医师表示,只要远离过敏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并搭配中医来调整体质与免疫平衡,自然有助缓解不适,达到降低过敏发作频率的目的。 过敏症状怎发生?中医:「正虚邪湿」体质是关键

姜劭仪中医师表示,中医认为人体之所以会出现过敏体质,是因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及体液失衡,导致风、寒、湿、毒、热等邪湿积蓄体内,造成「正虚邪湿」体质,使人体免疫防卫能力下降所致。 而在此情况下,一旦不慎使到外界 *** 性物质(过敏原)接触到呼吸道黏膜、胃肠道黏膜、皮肤结缔组织等部位,就可能诱发过敏反应产生,出现搔痒、水肿、充血、溃烂等一系列过敏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推荐阅读: 妈妈手部酸痛 中医穴道茶饮缓解 )

防过敏不只避致敏原 调体质「扶正固本」好重要

因此,中医在对于过敏症状的治疗上,有别于西医治疗多着墨于饮食调整、减少过敏原接触及发作期的症状控制的方式。 姜劭仪中医师指出,中医疗程除了在患者发作急性期间,施以有助袪风止痒的药物来舒缓症状、指导患者远离致敏原外;更强调「扶正祛邪」、「扶正固本」的治疗法则,透过调整患者体质来提升人体免疫力,以达到防范过敏反复发作的目的。

以好发于肘部、膝部、膝后窝、四肢、全身等部位,常伴随有搔痒症状并起红色斑疹、湿疹、荨麻疹,易反复发作过敏性皮肤炎(异位性皮肤炎)为例。 由于中医认为其主要是由正气不足,湿邪引起,所以,治疗异位性皮肤炎患者时,除了尽可能避免接触过敏原与外在 *** 外,应是标本同时兼施,依证形湿热调整用方,并根据体质予以改善,加以调整免疫系统平衡,才能真正达到降低发作频率的作用。

KO过敏不适!拒发物、揉按7穴位助搞定

想要预防过敏症状的产生,除了远离致敏原、透过适度中医疗方调理体质,并在治疗过程中,尽可能避免食用中医理论中容易诱发宿疾的鸭肉、芒果、香菇、带壳海鲜、竹笋等「发物」外,环境、饮食、情绪的控制及日常生活的保养,也同样重要。 有鉴于此,姜劭仪中医师特别针对过敏患者常见的皮肤搔痒、鼻过敏问题,提供7大有助减缓不适、调理症状的穴位给大家参考: (推荐阅读: 防乳癌,中医有神奇「保健三穴」 )

皮肤搔痒好难受?揉按4穴位止痒 曲池穴

位置:曲池穴位于肘关节外侧曲肘横纹尽处。 作用:曲池穴属于人体大肠经,适度按压有清热、止痒之效,对于缓解皮肤炎的痒痛不适,有不错的效果。

合谷穴

位置:手背第1到2掌骨间的中点处。 作用:合谷穴能改善人体反复感染、发炎问题,抑制皮肤搔痒的不适感。

血海穴

位置:位于脚部膝关节内侧上方,髌骨内上缘2寸(3指幅宽)处。 作用:血海穴属于人体脾经,适度按压有助清热、凉血,能有效舒缓因皮肤炎引起的皮肤泛红、发炎、热痛症状。

三阴交穴

位置: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脚踝骨的最高点往上约4根手指横著的宽度处。 作用:三阴交穴为脾经、肝经、肾经的交会穴,使用范围广泛,适度按压有疏通气滞、排湿气、减轻搔痒的作用。

鼻水贡贡流?缓鼻过敏靠这3穴位 迎香穴

位置: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凹陷处。 作用:有宣利鼻窍之效,适度 *** 可舒缓鼻咽干燥、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

大椎穴

位置:低头时,颈后最明显的突起,下方的凹陷处。 作用:大椎穴为「三阳」、「督脉」之会,全身阳气都在这里交汇。 *** 大椎就相当于打开了全身「暖气」的总开关,有助人体去除邪湿。

肺俞穴

位置:位于背后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约2指宽处。 作用: *** 肺俞穴,可以增强肺脏精气,有益增加呼吸系统免疫力。 (推荐阅读: 鼻过敏麦搁来!喝黄耆桂枝减敏茶 )

研究:软枣猕猴桃萃取物 适度改善过敏

除了提供过敏患者自我预防保健的方式外,姜劭仪中医师提到,其实,不论是选择如何治疗、想要改善过敏的关键都在于免疫系统的平衡。因此,如果能够直接降低过敏性反应的物质,才是治疗与舒缓过敏不适的重要关键。 根据2011年5月《现代药物与临床(Drugs & Clinic)》指出,软枣猕猴桃内含的挥发油、三萜类、黄酮类等成分有助免疫活性。同年10月发表于「《欧洲营养学期刊(Eur J Nutr)》期刊研究也指出,软枣猕猴桃萃取物「PG 102」可降低过敏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浓度。因此,未来期待以软枣猕猴桃萃取物加上中医调理,或许会有助过敏患者改善过敏的生活品质。 (推荐阅读:《中医妈妈》根治过敏儿,爸妈最想知道的Q&A) 更多健康资讯,请上《华人健康网》

头发和脸出油很多是为什么?

我的头发几天就油腻腻的,头皮屑也很多!从网上查询了很多,从中医观点看原因无非就这些:

第一、体内太湿;

第二、血脂偏高。

一般出油都是和肝火有关,建议每天热水泡脚,刺激穴位,因为都不重视脚,但是脚部都有很多穴位,经期可以不泡脚;还有头发出油,除了日常梳头之外,洗头的时候不要使劲抓头皮,而是指腹按摩头皮,选择清爽的洗发水。

油性皮肤是指油脂分泌旺盛、额头、鼻翼有油光、毛孔粗大、触摸有黑头、皮质厚硬不光滑、外观暗黄,皮肤偏碱性,弹性较佳,不易衰老。皮肤易吸收紫外线。

油性皮肤保养的关键是保持皮肤的清洁。为了将分泌的油脂清洗干净,建议应选择洁净力强的洗面乳,

1.一方面能清除油脂,一方面能调整肌肤酸碱值。

2.洗脸时,将洗面乳放在掌心上搓揉起泡,再仔细清洁T字部位,尤其是鼻翼两侧等皮脂分泌较旺盛的部位,长痘的地方,则用泡沫轻轻地划圈,然后用清水反复冲洗20次以上才行。

3.洗脸后,可拍以收敛性化妆水,以抑制油脂的分泌,尽量不用油性化妆品。

晚上洁面后,也可适当地按摩,以改善皮肤的血液循环,调整皮肤的生理功能。

4.每周可做一次薰面、按摩、倒膜,以达到彻底清洁皮肤毛孔的目的。

面部出现感染、痤疮等疾患,应及早治疗,可选用植物药妆祛痘,薇姿、理肤泉,以免病情加重,损害扩大,愈后留下疤痕及色素沉着。

5.头发油是因为肝火旺。建议多吃降火水果。

头皮很油,这是因为头皮的油脂分泌异常。

少吃油腻食品,多吃水果和蔬菜,多喝水会有助减少皮脂腺分泌。

头发脸上出油比较明显是因为皮脂腺分布比较多,而且需要皮脂来保持皮肤的湿润程度。如果出油一直没有明显增多,没有瘙痒或者脱发那是正常的,不需要处理。但是如果近期头发脸上出油明显增多,头皮瘙痒,脱皮脱屑,甚至出现脱发,头发上会存在油腻的结痂那就不正常了,要考虑脂溢性皮炎的可能性很大,这是与马拉色菌感染,生活习惯不注意,情绪,劳累,皮脂腺异常有关的。

提供一点小方法供参考一下

1、减少洗脸次数

 一天洗脸次数不多于三次,使用温和的洗面奶。如果是油性皮肤,洗脸时可以在水盆中先加一点盐,不光有杀菌作用,还可以去除我们脸上的油脂。

 2、使用冷热水交替

 巧妙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在脸部皮肤清洗干净后,再用温水让肌肤的毛孔扩张,以此达到更深层的清洁干净毛孔,然后再用冰水来达到收缩毛孔的效果,将备好的化妆棉浸湿到冰水中,贴在脸上毛孔粗大的地方,可以很好的收缩毛孔。3、补水也是关键

 油性肌肤的美眉们不仅毛孔粗大,肤色也是变得暗黄不均,补水也是关键,由于脸部肌肤细胞油脂分泌过多,所以导致水油不平衡,不要一味的控油,要学会从补水开始,补水保湿可是保持肌肤年轻状态的基本护肤,使用收缩毛孔的收敛爽肤水,补水、控油、收缩毛孔完美融合

 4、用电脑前准备

 有些人使用电脑的时间总长达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用完电脑后,一照镜子,却发现自己满脸油光。每天开机前要用干净的绒布把荧光品擦一遍,减少灰尘附着;要学会使用隔离霜,使皮肤隔离粉尘伤害;一定要做好皮肤每日的清洁工作,让毛孔自由呼吸,让皮肤得到休息和放松。

 5、合理安排时间

 尽量养成规律的睡眠时间,如果实在不得不熬夜,那睡着一定要做好清洁工作,不要带妆入睡;睡前还做一次补水面膜。

 6、正确选择化妆品

 先了解自己属于什么肤质,再对症下药选择正确的护肤品。油性皮肤的人选择化妆品尽量选用质地清爽的,具有控油和补水功效的。

 7、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避免肌肤油脂分泌过多,多吃黄瓜等蔬菜水果,用黄瓜DIY面膜也是具有收缩毛孔的效果,将黄瓜洗净后,切成薄薄的一片,然后将其贴在脸上,大约20分钟左右即可摘下,再次把脸洗净,接着涂抹上爽肤水,以此达到双重收敛毛孔的效果。

 导致出油的原因有很多种,并不只是肝火旺盛。解决出油的问题,不仅要从饮食入手,还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油性头发也称"油发",是皮脂分泌旺盛所致。这种头发具有较镪的抗侵蚀能力,但弹性不够。由于头油多,不利于毛发生长,时间久了易导致脂溢性脱发。油性头发应采取如下方法进行护理。

(1)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避免忧郁、神经紧张以及情绪大幅波动。

(2)生活要规律,保证有充足的睡眠,适当参加 体育 活动,使大脑得到充分的调整和休息。

(3)注意饮食平衡,严格限制脂肪类食物的摄入量。避免吃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葱、姜、蒜酒等,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海藻类食物。

(4)洗头用温水,避免用手搔抓头发,因为搔抓头皮可加速皮脂腺分泌,如果并没有皮搔痒,可在洗头后用棉签蘸止痒药水涂搽。

(5)避免留长发,宜剪短发,以保证头皮多接触空气。 油性头发的护理 头皮与脸部皮肤是紧紧相连的。油性皮肤的人,一般头皮的油脂腺分泌也比较旺盛,分泌物是油脂和含脂肪的物质,并迅速地遍布每一丝头发的根部。所以油性头发的人。即使刚洗过头发不久。头还是会很快变得又是油油的。有的人在青春期时脸上长暗疮,头发也非常油腻。这是因为他们的皮脂分泌过盛;但年纪大了,内分泌腺起了变化,情况又会有所转变,可是这并不是绝对的,所以可能你会一直都有油性皮肤及头发。 有很多拥有油性头发的人,发质都比较幼细。若整个头都是油油的,头发便显得没有生气和缺乏弹性,不漂亮。专家认为拥有油性头发的人最好减少吃油腻食品,尽量多吃一点水果和蔬菜,而且要比一般人多喝水,样会有助减少皮脂腺分泌。另外,每天洗头是必须的,甚至在夏天时当天气很湿热或风很大的日子,可以每天洗头两欢,不过一定要选用很温和的洗发水;护发素方面,最好是用有收缩效能的。有助收缩头皮毛孔和减少皮脂分泌,例如你可以亲自动手,用一盆温水把醋稀释,然后用它来冲洗头发,这样做可以减少油脂和使头发更有光泽;若是使用在市面上己制成的护发素,则要紧记应当把它涂在头发上,不该涂在头皮上。 头发起油的原因是皮脂腺对某种激素的过敏。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改变这一点。但用适当的美发化妆品和正确的作头法可以加以控制。

方法1:每天洗头,但洗法要正确每天用柔和的香波洗头可阻止头皮油脂沾到头发上使头发打绺。正确的方法是使用适合于普通头发的香波,这种香波包含有洗涤活性物质。这种物质性质柔和,每天使用也不会损伤头发和刺激头皮而使之起油更厉害。适用于油性头发的香波包含有更强的。有清洁作用的洗涤活性物质。这种香波只能在头发已经起油和打绺后才可使用。

方法2:使头皮慢慢放松头皮起油大多是由于皮脂腺睾酮这种激素的先天性过敏风,不适当的香波吸过热的洗头水。和缓剂可以起到很好的。这种过敏在青春期内表现得最为强烈,以后便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化妆品对此在原则上不起任何作用。但我们可以阻止皮脂腺不再受其他刺激,如过多的刷理,梳理或吹风机的热作用,和缓剂在洗头前十分钟使用后冲掉,这种和缓剂对头皮有安定作用,并可防止头皮屑的形成。用具有提神作用的生命滋补剂(Viial一Tonic)对头部进行轻轻的按摩,对油性头皮也有和缓与安定的作用。这种滋补剂可在理发前涂在头顶上。

方法3:使头发在空气中晾干最理想的是剪完后便已完好的修剪法,不需要吹风,也不需要再作头。这样做,第一是可节省时间,第二是可以保护头皮和发尖。如果在空气中干燥时间过长,可用扩散吹风机吹干。这时要低头用手指揉动发根。这样做还可以使头发更莲松。

方法4:在发相处使用香波对有油性头发的人来说,洗发根是一种好的解决办法。对于"油性发根是受过伤害的头发"便更适用。为此,人们需要一个带喷嘴的小瓶(理发员处都有)。将一份抗油香波与四份温水混合在小瓶中,用喷嘴直接喷到(还干着的)发根处。使香波冒一冒泡,然后冲掉。从发根流向发稍的香波已足够用来将头发洗净。七上续波浪也可使迅速起何油的头发节省时间和省去烦恼,尤其是当头发修剪得能使发型在空气中干燥成形时。某种吸墨纸可起到积极作用,也可通过化学方法改善起油的头发。 方法5:使头发间保持距间所有阻止发根紧贴头皮的发型设计都是好的。这包括使发根微微隆起或喷上雾状定型液。想将发根吹得直立起来,必须注意吹风机的空气不要吹到头皮上,也就是不要吹到皮脂腺上。建议:事先涂上蓬松泡沫强化剂

以我亲身经历和经验,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肝火旺盛引起的

我认为是阴虚火旺导致的,建议你多锻炼,少吃油腻的食物,不要熬夜,相信会慢慢改善的

是因为皮肤皮脂腺油脂分泌过多的原因

头发和脸部爱出油通常考虑是局部

皮脂腺

分泌过多的原因,平时要注意清洁局部,可用硫磺皂进行清洗。还可能清洁过度导致的,虽然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卫生,但是过度清洁会导致油脂分泌越来越多。

应该是肝不是很强健

这是体内湿热过盛 面部油汪汪的 一眼望去 脸就像油纸 头发也一样 油腻腻得天天洗头。脸上还长粉刺 痤疮是体内湿热堆积从脸上激发岀来 有的人胃口还特别好 大便太干或者太湿都是体内湿热的表现。如果身体里热重于湿 则大便干燥 湿重于热 则大便黏腻 总感觉拉不干净似的 还有小便黄赤 。

总的来说 面部有油 有痘痘 舌苔黄腻 脾气暴躁 眼睛红 大便干燥或者太湿都是湿热的表现。

山楂薏米粥

用料:山楂60克,薏米60克,糯米60克。

制法:山楂洗净与薏米同煮至熟烂,每日1次。

功效:山楂消食导滞,薏米祛湿,糯米养胃,共为清热利湿养胃,适用湿热内蕴型的高血脂、脂肪肝。提示 千万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辣椒 牛肉 羊肉 狗肉等 可以多吃点 苦瓜 空心菜 马,齿苋 鱼腥草 菠菜 苦菜 丝瓜 黄瓜 芹莱 等。

脸上油光发亮怎么回事

脸上油光发亮是由于面部皮脂分泌过多引起,就是通常所说的油性皮肤。面部的皮脂腺分布比较多,所以面部容易出现油脂过多的情况,特别是眉心、鼻唇沟、口周等部位。引起皮脂腺过多分泌的原因,也有很多个方面,最常见的就是遗传因素,然后就是饮食和生活习惯的影响。遗传因素就是天生的油脂分泌多。

脸上的皮脂腺分泌确实会受到饮食的影响,如果你长期摄入高热量的食物,当然会比其他人的皮脂分泌率更高。但是,肉也是要分类的,不是所有的肉都属于高热量食物,关键还要看摄入的种类和数量。不仅是高热量的食物,高脂肪食物和刺激性食物会使皮肤等皮脂腺分泌增加,而摄入高糖类食物之后,过多的糖类会转化为脂肪经皮肤排出,使皮肤糖代谢紊乱,细菌生长加快还有可能会引发痤疮。

拒绝油腻,要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胡萝卜、南瓜、青椒、鱼类、鸡蛋、鱼肝油等。维生素A有利于上皮细胞增生,防止毛囊角化,调节皮肤汗腺功能,减少酸性代谢产物对表皮的腐蚀。

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菠菜、牛奶、香蕉、小米等各类新鲜蔬菜、水果等。维生素B2可促进细胞内生物氧化过程,参与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维生素B6可参与不饱和脂肪酸的代谢;

富含锌元素的食物:莲子、芝麻、瘦肉、动物肝等。锌元素能控制皮脂分泌,减轻细胞脱落与角化作用。

关于湿气

祛湿难,难于上青天。这个年代,你可能不需要减肥,但必须要祛湿,尤其是湿气冲天的夏天。

关于祛湿,中医有一个说法“千寒易去,一湿难除”。

关于祛湿,中医还有一个说法~“湿邪如油入面”,家人们可以想象一下,这个油混入了面粉里面,要把油弄出来得有多难。

祛湿这个概念真正火起来的也就是四五年前,更早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祛湿,中国人挂在嘴边的是减肥。

并不是人人都会肥胖,但人人都有湿气,于是商家联合养生专家一起制造了祛湿这个概念,同时制造的还有一款人人追逐的神仙水——红豆薏米汤。

红豆薏米这对组合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

朋友圈做了一个小调查,随便抓一个人出来问,你知道祛湿这个概念吗?答曰:知道啊。又问:你知道如何祛湿吗?答曰:红豆薏米呗。

又揪一个人出来问:你知道红豆薏米吗?答曰:知道啊,祛湿的。

是的,红豆薏米祛湿已经深入人心,祛湿就等于红豆薏米,红豆薏米就等于祛湿。

然而,悲催的是红豆薏米并没有去掉中国人的湿气,反而让中国人的湿气越来越重,身体越来越差。红豆薏米肥了商家的腰包,正在坑害你,你却毫不知情。

有一个朋友,刚开始用红豆薏米祛湿还真有点效果,几天后大便变得清爽了,她不禁窃喜,终于找到一款祛湿神器了。可是,让她郁闷的是,十来天后她的大便又恢复如昨。

不过,她坚定她的选择没错,只认为时间不够,力度不够,于是加大红豆薏米的量,每天代茶饮。又十来天,她上厕所的次数多了,开始便溏了。以前是大便黏腻,一天一次厕所,现在是便溏,一天需要上两三次厕所。

她不以为然,以为是身体排湿的结果。又用了二十多天,食欲开始猛然下降,胃也开始不舒服起来,不能吃生冷的了,一吃生冷的就容易堵,容易胃胀甚至胃痛。以前吃两根香蕉没事,现在吃一根就受不了。

她继续用红豆薏米祛湿,更糟糕的事情出现了,月经前喝了一碗红豆薏米汤,竟然痛经了。

终于,她想不通了,为啥喝了两个月的红豆薏米汤,湿气一点没有去掉?反而感觉身体越来越虚了呢?原来,她的身体根本不适合红豆薏米。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

来为你揭开谜底,红豆薏米祛湿并不适合每一个人,红豆薏米祛湿主要是针对湿热体质的,就算你是湿热体质,红豆薏米也只能短时间服用。

红豆倒也罢了,性平,不会出乱子,问题出在薏米上!薏米可是大寒之物,历代医家是用来治病的。薏米的利下作用非常强,破血破气的作用也很强,孕妇、女子来月事时绝对不能用的!红豆虽然性平,但也是利下之物,红豆薏米都是利下之物,寒湿的人吃了会寒上加寒,雪上加霜。气虚的人会更加气虚,严重的会有一种虚脱的感觉。长期食用红豆薏米,先伤你的阳气,最后利水过度,连你的阴也伤了。

但商家绝对不会告诉你,红豆薏米汤只能湿热的人才可以喝,更不会告诉你红豆薏米喝久了会大伤你的阳气,你的脾胃,因为告诉你,他们会失去三分之二的市场。

所以,祛湿之前,一定先要弄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先判断自己是湿热还是寒湿。

最直观也最靠谱的区分就是学会看自己的舌头。

注意看舌头的时候不要吃完饭就看,不要喝完酒或者饮料就看,不要晚上在日光灯下看。

湿热的舌头是怎么样的呢?湿热的舌头颜色是红的,舌苔黄黄的厚厚的。

寒湿的舌头是什么样的呢?舌体胖大,有齿痕,这齿痕就像裙子的边一样。舌体的颜色是白的,舌苔也是白白的厚厚的,有的舌苔上面漂浮着一层水汽。

其次可以从小便来区分。

湿热体质的人小便会发黄,味道很重;寒湿体质的人小便清长没有什么味道。

还可以从大便来区分。

寒湿与湿热都会导致腹泻。湿热导致的腹泻又急又猛,所谓暴迫,里急后重,上完厕所肛门有灼热的感觉,拉出来的便便非常热。寒湿导致的腹泻程度缓慢,肛门并不灼热,吃点生冷油腻的食物就坏肚子,一天要上好几次厕所。每次都是一点点,不成形,很稀薄,中医叫便溏。

如果你排气,感觉这个气很臭很热说明是湿热。

还可以从体味来区分。

湿热体质的人体味很重,什么狐臭啊,腋臭啊,脚臭的等等,一天洗好几个澡也挡不住他的重口味。西方人是典型的湿热体质,身上的味道真不敢恭维。寒湿体质的人不怎么出汗,身上基本上没有啥味道。

如果是女生,还可以仔细观察你的白带,白带多色黄味重就是湿热,反之白带量少清淅如水就是寒湿。

最后还可以从自我的感觉来区分。

这个寒湿与湿热区别就在一个字上,寒与热。寒湿,寒湿,重点在寒,湿为阴邪,寒也是阴邪,寒湿则阴上加阴。所以,寒湿的人一定会阳虚,阴盛阳衰,会怕冷,怕吹风,怕吃凉东西。寒湿内阻,会阻碍气血的运行,导致淤血经络不通,不通就痛,所以寒湿体质的人会觉得全身哪都疼。

湿热呢,重点在热,因为湿所以运化不了,因为热所以吃一点滋补厚腻的东西就会上火,口臭啊,口疮啊,长痘痘啊等。

还可以从性别性格来区分。

一般喜欢喝酒吃肉五大三粗的男人属于湿热体质,喜欢喝牛奶吃水果的女人属于寒湿,性格风风火火一般偏于湿热,性格文文静静偏于寒湿。

当然很多人还是分不清到底自己属于寒湿还是湿热,分不清自己寒湿还是湿热的,基本上都是寒湿。通常来说女人十有八九是寒湿,局部地区有湿热,但根本还是寒湿,所以一定要从寒湿调理。还有很多女人都有的上热下寒,本质上就是寒湿,记住一点只要下半身是寒,那就一定得按寒湿来调理。

所以,红豆薏米水大部分人特别是女士,并不适合喝。

无论是寒湿还是湿热一定要记住一个调理的秘诀,那就是先祛湿,先不用管寒与热,没有了湿,寒与热也就没有了依附。

那么,湿气重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该如何祛湿呢?

要弄清楚这个原因,先要知道大自然的湿气是如何形成的。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里有这么一句话:火在水下则生气,火在水上则生湿。

如何来理解这句话呢?

我们去观察烧水这件事,火在底下烧,水就慢慢烧热了。这时候你会看到水里有一些小气泡从水里出来,这种是“气”在发生作用。气的走向就是从能量高的地方走向能量低的地方去。这是“气”的特点。

再来看第二句:火在水上则生湿。这个道理,其实大家都明白的。比如长夏季节,天上太阳热能很足,地面上的水也很多,热力将水蒸发成水蒸气,就成为湿气弥漫在空气中。

所以,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我们再来看“南方多湿,长夏多湿”这个问题就简单了。

因为南方离赤道近,比北方接受太阳的热能要多,也就是这个“火”要多些。另外,南方水也多。就这样,在火也多水也多的南方,湿气就自然比北方多了。

长夏为什么多湿?也是同样道理,因为长夏季节的火很旺,水也从地底下冒出来,火加在水上面就生成了湿。

那么湿气重,与哪些脏腑相关呢?

第一,与脾脏相关。很多朋友都知道,脾虚的人就容易湿气重。那大家再想想,脾虚的人为什么湿气重? 实际上,脾土虚就可以理解成咱们土壤承载的能力差,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土虚不能克水,就好比洪水来了,我们不能用土去做防御,这水就会泛滥成灾。所以,脾虚的人,身体里的水就会很多。

第二,与肺脏有关。肺主皮毛,我们身体里的水湿是可以通过皮肤毛孔用出汗的方式散出去的。可是,咱们现代很多人是常年不出汗的,你常年不出汗你就可以想想,你这皮肉层的水湿该从哪出去呢?那再想想,为什么不出汗?因为我们现代人常年在空调房里,皮肤表层常年受寒,我们人体为了自保为了不让寒气入体,就把毛孔关闭了。

第三,与肾脏有关。肾脏是有排出废水的功能,如果肾脏排废水能力减弱,这个水湿就不能从下窍排出。另外,肾要藏,而如果肾失去封藏能力,就相当于地底下的水汩汩地往外渗,也会导致身体里水湿增多。

第四,与肝也有关。肝负责疏泄气血,如果肝疏泄气机的能力减弱,那么体内气机运行状态失常,就容易藏湿气。就好比雾霾天气,就容易藏湿气,湿气不容易散开。

除了跟这些脏腑有关系,跟三焦也有密切关系。三焦是我们体内的油网,这层油网是水液代谢的通道。如果这层油网堵上了,那么水液代谢就会出现障碍。

中医讲,湿性黏滞,它就像橡皮糖一样,粘在体内,很难处理,化解它的时间也很长。所以祛湿,不是偶尔喝一两个祛湿汤、做一次运动就能解决的,要花时间慢慢来。

这里我总结成了5点祛湿:少入、宣上、畅中、渗下、调气化。我们一一来解释:

1.少入~饮食有度、有节制

脾胃是最容易被我们“作”出问题的地方,所以祛湿,就要养脾胃。

脾胃就像是一台料理机,一下子加入太多的食物,容易动不起来。尤其夏天,阳气走于体表,脾胃虚寒,本身动力不足,如果油腻腻或凉冰冰的食物摄入过多,最阻碍脾胃运化。这是造成湿邪的最常见原因。

李渔在《闲情偶寄》里就说:“饥饮之度,不得过于七分是已”,饮食到七分饱最好。夏季要防止生湿,一定不能贪多,贪凉,贪重口。

① 夏季饮食,以粥为主,最养脾胃。

李时珍曾曰:“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也。”

炎夏不宜滋补,清即养,粥清淡,最是适宜。粥还能补益阴液,生发胃津,健脾胃,炎炎夏日,汗液耗损厉害,一碗粥即可满血复活。

白粥好消化,一般人都适合。小米粥偏补一些,脾胃虚者,喝小米粥更舒服。在粥里,还能花点心思,换着花样加上一些健脾祛湿又平和的食材,如:山药、燕麦、花生、玉米、南瓜等。

② 饮水,遵循不渴不饮。

喝水不是专家说一天8杯水,你就咕咚咕咚往肚子里灌。过多的水液,如果脾胃运化不了,也会变成湿气。不如听从身体的声音,觉得渴了,慢慢喝上几口润润即可。

2.宣上~开宣肺气,让湿气从体表排泄出去

心火克肺金,夏天心火旺,容易压抑肺的宣发。肺担当着输送津液的重要职责,肺的宣发被克制,那么就有可能让水液停滞在半路,从而积聚形成湿气。容易头发冒油,脸上冒油,长痘痘,咳嗽,痰多。

夏天可在三餐增加一些辛味的食材来宣发肺气,辛味发散,有发汗作用。不仅能通过出汗带走肌肉皮肤的湿气,还能帮人体散热。

辛温的:比如葱、姜、蒜、紫苏、花椒、胡椒、辣椒、大料等;

辛凉的:比如桑叶、薄荷、菊花、金银花、荷叶等。

根据自己体质,或者当下的需求,在日常熬粥加入少许即可。比如今天吃多了冰凉的水果,可以来一碗姜丝粥;今天在外中了暑气,则来一碗薄荷粥。

3.畅中~及时清理脾胃积食,化中焦湿浊。

脾胃好比一辆运货车,常年累积或者食物带来的湿、热、痰,就像超载的货物,增加了前行的阻力。

如果一不小心吃多了,吃腻了,可以借助一些性味平和、消积化食之功较强的食材,如生麦芽、鸡内金,清一清脾胃里的积食,让脾胃重新运化得更顺畅。

可以将它们炒焦黄后,用来煮粥,或直接泡水。

平时还可以用陈皮煮粥。陈皮可疏通中焦,一方面帮助消化,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去痰湿,还可把身体里因为饮食紊乱的气机调整过来。

4.渗下~淡渗利湿,湿气还有一个重要的排出路径,就是小便。

中医讲淡能利湿,日常可以借助一些味甘淡的食材,比如冬瓜,茯苓,丝瓜,玉米须,来通利下焦湿浊,通过小便的方式把湿气排出去。尤其经常觉得下肢水肿、小便量少、尿液浑浊的人。

利水的食材还有很多,尤其夏季,很多水灵灵的新鲜野菜,都能利水祛湿,比如:车前草、马齿苋、鱼腥草。平时可用来熬粥、煮汤食用。

觉得体内湿热,可以选择车前草、马齿苋、鱼腥草,都能清热利湿,清膀胱湿热之气,也能祛脾胃的积湿。

觉得虚寒的话,可以选择茼蒿,或小茴香这些大料。茼蒿能健脾养胃、化痰利湿,它助相火,温下焦,把湿浊蒸发掉。小茴香、花椒等性温,也能驱下焦寒湿。

分不清湿热、寒湿的人,可以用玉米须煮水喝,能利水消肿,清利下焦湿浊,适合全家人喝。

5.调气化

小补肾阳,给身体增加热能

脾运化食物的过程,可以看成是“埋锅造饭”的过程,脾脏就是那一口锅。要做饭,不仅要有锅,还得有火,这个火就是肾阳。

但夏天,很多人都离不开空调、冷饮,寒邪伤肾,加上熬夜啥的,肾阳多是虚的,身体的水液没有足够的肾阳来气化,就变成湿了。

所以,夏天呆多了空调房,喝多了冷饮,也要给身体增加点热能。

厨房里的花椒、胡椒、生姜,可以化湿,尤其在制作一些凉菜时可以多做搭配来中和食物的属性。如果要炖肉,可以放桂皮,八角,原理也是一样的。

除此之外,姜枣茶是夏日增加热能再好不过的茶饮。在早晨喝上一碗,可以推动阳气来帮助我们的身体去循环运动,那些所谓的湿和垃圾,也会很容易被代谢掉。

做法也简单:6颗大枣和6片生姜,冷水下锅,大火烧开小火煮20分钟。这里大枣熬久了,有甘甜的味道,可不加红糖,也可根据口味加一些。

这里提到的食材,都是平时厨房、菜市场有的食材。它们也许并不起眼,却在每一餐中,默默地呵护着我们。

如果能把这5点好好的融合到我们的三餐里,用好这些食材,湿气绝对是无容身之处的。

我们居住环境的湿气,也是不容忽视的。尤其夏天,空气又热又湿,腠理开放,湿气也容易进到体内。

古人常常通过烧艾、或将艾置于家中以“避邪”,这个邪就包含一些蛇虫鼠蚁、一部分病邪,和一部分湿邪、瘴气。

空调温度要控制在26度以上。

夏天本就是一个出汗的季节,体内的湿气,也可以通过出汗,来排出体内。如果空调开得太低,腠理闭合,该排出体内的汗液没排出来,郁闭在体内就成了湿。

所以,即使开空调,也要控制在26度以上,还能微微出点汗,也不至于太热。

《内经》讲到,要“无厌于日”,“若所爱在外”,夏天赋予了一个热辣辣的太阳,必有它的道理。

我们一定不要去畏惧太阳,要走出户外,发现自然界美好的事物,汲取自然界的阳气,让自己运动起来,也是一个激发机体阳气的过程。多晒晒太阳,畅快的出一出汗,绝对是祛湿的好办法~

如果白天要上班没时间,那就清晨起得早些,在附近的林荫花间处散散步,或者步行一小段路再坐车上班。

相对大环境的湿,小环境的湿伤人更加隐蔽。比如:运动过后湿哒哒的衣服,雨后没有及时换下潮湿的衣服和鞋子。湿邪容易在这种时候不知不觉的侵入体内。

所以,夏天运动过后,或者不小心淋了雨,要及时换一身干爽的衣服、鞋子,千万别等它自然干,更不能在空调底下吹干。

另外,夏天在空调房内,备上一些披肩,小毯子,把邪气最容易入侵的脖子、肚脐、和脚踝三个地方披上。女生最好别穿露脐的衣服、短裤了。

最后,咱们是灸的,肯定少不了如何艾灸祛湿了[偷笑]

大椎穴、至阳穴、神阙穴,足三里穴,阴陵泉穴,丰隆穴都是祛湿的穴位,平时可以两两搭配的灸!

祛湿是件不简单的事,又是件简单的事。如果能把握好这些祛湿防湿的思路,渗透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一餐一饭中,夏日也一定会变得清新可人。[爱心]

哪几个特征是湿气重的表现?

以下几个特征是湿气重的表现,比如:舌体肥大、舌苔白腻、黄腻有齿痕;皮肤粗糙干燥瘙痒暗黄;大便粘滞小便短少;没有胃口、恶心、有饱胀感;嘴巴发黏发甜等。下面,我们就从这几个方面展开话题聊一聊:

一、舌体胖大、舌苔白腻或黄腻有齿痕

身体湿气重最主要看舌像。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苔厚腻代表体内湿气重。

具体表现为:舌苔颜色白而且厚腻,这说明体内单纯是湿邪,如果舌苔色黄厚腻,说明体内有湿热。舌头伸出来大家就可以看到,整体感觉发白不说,而且两侧齿痕很严重。

二、皮肤粗糙干燥瘙痒暗黄

体内湿气重会出现皮肤粗糙干燥瘙痒的情况,这是因为湿气影响到脾胃的正常运行,然后水湿气就会停留在皮肤里面,直接影响到皮肤的正常代谢。

面色暗黄也是湿气重的表现之一,因为湿气打乱了正常的循环系统,一些营养物质不能被吸收或者是消化,最后整个人看上去变得憔悴暗黄,没有精神。

三、大便粘滞,小便短少

正常的大便成形,类似于香蕉状的,如果长期大便稀溏的现象,就被看作是一种病理现象。由于脾气亏损导致湿浊中焦,湿浊中焦、脾胃功能障碍,有时候传运不畅,传运不达就会出现脾气稀溏的现象,所以便溏跟湿气有关联,也是湿气重的表现之一。

四、没有胃口、恶心、饱胀感

在中医里,脾是运化水湿的,所以内湿的源头是脾,外感的湿气会影响脾胃,所以当出现湿气重的时候,就会出现脾胃的一些相关联的症状,比如没有胃口、恶心感、肚子饱胀等。

五、嘴巴发粘或发甜

口粘腻感觉口中黏腻不爽,或口中有异常味觉的表现之一,多数因为脾胃湿热、痰热内扰,导致脾胃阳气不化,浊气上泛于口而致。

口甜是中医的症状,是说口中带有甜味感。如果若甜而黏腻,舌苔黄腻,就是脾胃湿热的表现了。就是因为甘味入脾,脾气虚,那么甘味就上泛,出现口中甜味的状况。

确定了湿气重的几个表现后,大家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来进行调整:穴位按摩法和饮食调整法:

一、穴位按摩法丰隆穴和足三里穴

1、丰隆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或食指间关节点按该穴3分钟,然后顺时针揉按穴位约5分钟。

功效:通调脾胃气机,祛湿化痰。

2、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按压或顺时针揉按穴位5~8分钟,局部有酸胀感效果佳。

功效:调理脾胃,疏风化湿,补中益气,扶正祛邪,有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

二、饮食调整法

饮食调整法分3点:喝汤饮、喝绿茶、吃水果

1、喝汤饮

这个汤饮是用绿豆、赤小豆和薏米做的。大家可以提前一天把食材用温水泡上一晚。绿豆、赤小豆和薏米用量是:0.5:0.5:1的比例,第2天熬水即可,这个汤饮有很好的祛除体内水湿的效果,而且也有美容养颜的作用。

2、喝绿茶

绿茶没有经过发酵,能够保留住绿茶本身的成分不流失,像茶咖啡碱、茶多酚等,这些成分能够很好的祛湿。

3、吃水果

(1)樱桃

樱桃性温热有补中益气的功效,经常吃些樱桃可以有效的祛风除湿,将体内的湿气排泄出体外。它是补血祛湿之王,可见它的祛湿气的功效的确不错。

(2)西瓜

西瓜是夏天常吃的一种水果,由于味道甜水分多,深受大家的喜爱。其实西瓜的功效很多,比如说:有清热解暑的作用,也有生津利尿的功效,可使湿热通过小便排出,达到很好的祛湿效果。

(3)木瓜

说到木瓜其实很多人都知道它的最大的功效就是:美容祛除湿气。这是因为木瓜性温和,有平肝舒筋、和胃、化湿和促进消化的作用,适量的吃木瓜,对身体的健康是大有益处的。

除此以外,体内湿气重的朋友平时饮食要清淡,少饮酒,尽量不要吃肥甘厚味的食物,不要多食辛辣和冰冷的食物。还要避免潮湿的环境,减少阴雨天外出,尽量不要睡在地板上。还有一点,也要适量的运动。缺乏运动的人常常感觉身体疲倦,四肢无力,久而久之,就会导致湿气进入内脏的情况出现。

身体湿气太重,怎样排出湿气毒素

1.祛湿化痰。

祛湿化痰法是运用辛散苦燥药物,去除痰湿。适用于脾胃湿困、湿蕴化痰、上阻于肺所致的咳嗽、哮喘、痰多色白、头晕身困、脘腹胀满、大便溏软、舌苔腻浊等。代表方剂如二陈汤、杏苏散等。

2.益气健脾

由于湿气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脾胃的运化功能不足,因此去除多余的湿气之后,还得养脾胃。益气健脾法是运用甘温或甘平药物,代表方剂如六君子汤、防己黄芪汤、实脾饮等。

3.勤运动

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为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这些人常感四肢无力,但又不想运动。其实运动不仅可以缓解压力,还可以加速湿气排出体外。如跑步、健走、游泳、瑜伽、太极等,有助于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4.饮食清淡适量

肠胃关系到营养及水分代谢,保护肠胃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清淡、均衡饮食。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生冷食物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日常可多用淮山药、茯苓、薏米煲汤,可健脾祛湿。

5.避开湿气环境

人体内产生湿气,除了自身代谢出现问题外,多与环境有关。经常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容易导致湿气入侵体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

扩展资料:

防止身体湿气注意事项

1.多吃一些健脾利尿的食物

比如苋菜、薏仁茶、扁豆、冬瓜、薏仁、绿豆、西瓜翠衣等。苋菜梗性凉味甘,它富含易被人体吸收的钙质,也有解毒清热、通利小便、补血止血的作用。扁豆有滋补强壮、补脾益气、消暑化湿以及利水消肿的功效。

2.保持屋内空气流通

房间内的湿气如果很重,建议多保持空气流通,让空气带走湿气。地板湿了,立即拖干,免得湿气滞留。如果外界湿气也很重,可以打开风扇、空调,借助这些电器保持空气的对流。

3.少食甜腻食物

在湿气如此重的环境中别吃伤脾胃的食物。比如,凉拌食品,冷饮。喜欢吃甜食的人也得禁禁口,因为“甜腻化湿”。

4.避开生冷食物

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宜无限量食用。

5.保持衣物干爽

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盖潮湿的被子,被子(垫絮)要经常晒。

6.夏天不要贪凉睡地板

尽量不要住地下室(潮气重),热天也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气中水分会下降且地板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最好睡在与地板有一定距离的床上。

参考资料:

人民健康网-如何有效去除湿气